作者以简单、朴实的语言阐述了个人当责的实用而有力的法则,你可以将这些法则运用到你的家庭、学校、社区和志愿者团体中。这本书将帮助你改善家庭关系,增进友谊,激励孩子,增加工作价值,改善健康和经济状况,或者实现你想要的任何东西。书中还描述了大量克服诸多困难的感人故事,包括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波兰英雄艾琳娜·森德勒和平凡大众的故
2007年以来,东南大学伦理学团队协同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和北京大学等多个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以“道德发展高端智库”和“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多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为依托。进行了关于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三轮国家调查(2007年、2013年、2017年)与四轮江苏调查(2007年、2013年、2016年
工匠文化论
这是作者继《青春大丈夫》《暗中观察》后的又一部写给大众的觉醒之书。本书的“形势”是指世界的主流观念,“形势比人强”则是指未来不取决于某个人,而是取决于多数人的观念。本书一共分为6章,分别是第一章形势比人强、第二章捕捉自由的影子、第三章有些道理只是真、第四章内卷的打工人、第五章未来会好吗、第六章从两点看未来是否值得乐观。
本书围绕工匠精神基本概述、国内外工匠精神的解读、工匠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工匠精神的内涵、工匠精神与新青年培育、工匠精神与中国制造、工匠精神与“互联网”等方面展开了较为深入、系统地论述。
本书基于劳动技术技能及工匠精神养成的逻辑,遵循“训练技术、提升技能、提高修养、塑造品德”的思路,按照“砺匠技、守匠品、修匠心、塑匠德”的顺序,分四个主题对现代工匠精神要素谱系进行了翔实的学理解释和实践分析。在内容设计上,每一主题都由“榜样·启迪”、“致知。善思”、“力行·活用”和“体悟·筑梦”四个板块构成,循序渐进地帮
本教材着眼于当前高校学生传统文化和职业文化认知实际,针对高校学生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个人修养不足、与岗位需求匹配的职业素养不强的情况,实施“汲取传统文化、涵育职业素养”的特色育人路径。教材内容按照“文化表征”——“职业素养分析”——“职业素养延伸和实践”的顺序编排,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让职场案例故事带给学
《通用职业素养》一书紧密联系轨道交通类院校主要专业群的就业方向,设置了融入职场、扎根职场、赢在职场三大模块,根据课堂教学实际编写了团队合作、高效沟通、遵规明礼等十二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都设置了素养测试,通过定起点(微课精讲)、学重点(课堂讨论)、解难点(课后研学)、追热点(行为训练)、养品质(价值引导)的脉络,沿着
《孟子传》是一部关于孟子的历史传记作品。作者梳理了古代典籍中有关孟子生平事迹的相关著述,以传记体的形式系统书写了孟子的一生,力图让这位中国儒家学派亚圣的形象更清晰、更鲜活,并通过孟子的言行领悟其一直坚持和推行的王道政治理想和仁政思想,从而为儒家文化为基础的政治社会提供更多的思考。 作者在高校讲授古代文学并潜心于孔孟研究
本书是根据几十家用人单位需求调研以及作者二十余年教学实践编著而成。围绕培养职场中所必备的五项职业素养和五项能力而展开。不但对五项职业素养和五项能力的内涵、思维模式以及训练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同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教学实践进行了论述,还附有一些教学实例和效果分析。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大学在校本科生、专业硕十生必修课程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