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自然观、历史观、价值观三个维度,深入阐述了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自然观的历史演进推动形成现代科学的有机论世界观,给生态文明奠定了哲学基础;以唯物史观来看,生态文明建设是为应对工业化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而提出的时代问题,人类文明转型却是历史发展的趋向;环境伦理思想在现代环境保护意识觉醒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和体系化,成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流行加剧了社会撕裂、政治纷争、经济衰退,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焦虑情绪。不同政治理念、治理框架和社会文化心理以及相应的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之间的比较、分析和反思充斥各大媒体和学术、政策期刊。然而,值此全人类共同面临大危机之际,我们是否应该更深层次地审视人类的生存状态,以及形成和助推这种生存状态的理念与制度。鉴
本书为一本理论译著。本书从学术角度广泛而深入地分析了大多数当代哲学和经济政治政策的缺陷,提出建立一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文明。作者敦促我们的概念世界不要只专注于分析以及那些胆小拘谨的假设论述,而应该采取辩证的方法。智力工作应全力形成综论,使之成为科学研究的指导准则。作者倡导的思辨的自然主义,以谢林创立的思想为体,超越了英
本书从道德情绪的社会功能出发,围绕道德情绪特征以及情绪在道德判断与决策中发挥的作用,展开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本书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围绕道德两难情境中,情绪和认识的交互作用展开探讨;第二章围绕基本情绪与道德情绪的类别划分与影响作用进行评述与研究;第三章从情绪的动机维度出发,围绕道德情绪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展开研究;第四章主
本书作者是新自然法学的代表人物,本书是其讨论法律道德主义的经典作品。当代思想家通常认为,法律对那些无害于他人的背德行为所进行的规制从根本上说是不公正的。罗伯特?乔治捍卫了一个与当下流行的观点针锋相对的主张,他认为“道德性立法”在维护文化环境的“道德生态”方面扮演着一个正当的角色。罗伯特?乔治向我们展示,一种对于道德立法
本系列是适合3—8岁儿童的绘本,让孩子认知自我、认知他人、认知情绪和社会关系等抽象的概念的百科认知图画书,并将这些抽象的概念以幼儿可以理解的方式演绎出来。从该年龄段幼儿的心理世界出发,“我”的世界包括自我的情感友谊——是幼儿*重要的两个情境,包含两本《情绪是什么?》《友谊是什么?》。通过生动地模拟实际的场景,
这是一本教你与不安、逆境、怀疑、否定从容相处的人生指南。本书从关于友谊的各种经典论述中,精选了西塞罗、蒙田、培根和梭罗的四篇阐述友谊的文章。这四篇文章为你分析应对世界的方式,尤其是面对人际交往中的不确定性的重新理解与自我和解。当遭遇不安与逆境时,当一次又一次怀疑与否定自己时,当每次想要放弃、随波逐流时,四位先贤充满智慧
《生态文明知识简明读本》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走进建设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为主线,以问题为导向,分析阐释了近百个生态文明相关知识。每一个问题都经过斟酌推敲,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可读性和科普性,对读者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和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价值理念,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美丽中国建设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本读本
《中国社会伦理道德秩序调查》是一部以当代中国社会伦理道德现状为研究对象的调查性著作。课题组以湖北为重点,同时奔赴安徽、江西、陕西、河南、四川、天津等省市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及座谈访谈。问卷调查作为主要的统计数据,同时为了弥补统计数据的表面性,课题组在相关城市就一到两个大众关注的话题(如社会风气问题、见义勇为问题等)进行了座
《生态文明关键词(套装上下册第2版)/生态文明建设文库》首先在体系内容涵盖上,综合、系统、全方位,涉及生态文明的科学原理、文化渊源、文明演进、社会科学基础、战略格局、政策实践、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制度构建等;第二,是其表现形式,不是简单的名词解释,而着重关键词语的具有学术含量和实践总结的系统阐释;第三,是撰写队伍;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