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又名《药物学厂论》或《无垢晶串》,为著名药学家帝玛尔·丹增彭措所著,被称之为藏医的《本草纲目》,为历代藏医药书籍收载药物数量最多的经典著作,约成书于1735年,至今仍在植物分类学、动物学、天然药物学的分类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书中所载药物,实有1220种,备受中外研究天然药物者所重视。钱帅老师在1220种图里精选出6
本书从西藏的一些形象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故事引出,论述了现代医学和中医对自身免疫病的认识与治疗,扩展到世界各地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因的研究和思考,最后落脚到藏医学的研究和藏医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思考,同时对我国同为传统医学的中医和藏医进行了比较。
本教材主要内容包括瑶药的起源和历史;瑶药的产地、采收与加工;瑶药的炮制;瑶药的性味;瑶药的使用特点;传统瑶药(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其他常用瑶药(约100种)。其特色表现在:系统介绍瑶药学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将瑶药与中药区别应用进行系统比较,体现瑶药的特色;将通过现代研究,对瑶药的传统用法进行部分解释。
畲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特殊的地理环境中,畲民为求生存与繁衍,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积累了丰富的防病治病经验和技艺,由此形成了畲族医药。畲族医药在提高畲民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祖国民族医药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介绍畲药的著作相对较少,为更好地了解畲族药
该书依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有关要求,结合壮医药临床工作实际情况编写。主要内容为壮医病历书写基本要求,壮医望、询、闻、按、探诊,壮医诊断、壮医证型,壮医辨病辨证依据示例,壮医鉴别诊断示例,壮医方药、方解示例,另外提供标准示范病历二例,以及住院病案首页填写规范、壮医病证
本书内容以壮瑶医诊疗优势病种为主,各病种按照气道病、谷道病、水道病、龙路病、火路病及其他进行分类,这些疾病包括现代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急诊、五官科等常见病、多发病。每种疾病均给出其壮医病名、中医病名、西医病名,并阐述了每种疾病的症候诊断、治疗方法。在症候诊断中给出各种症候的主症、脉诊、舌诊、目诊及甲诊;在治疗方法
本书是晚清时期(1856-1914)剑河县有名的侗医大师姜彦儒行医近40年撰写的临床诊疗经验医书。姜彦儒从小立志学医,遍拜名师、药师,学习侗医药知识,自学中医理论,学习民间医药一技之长,把学习到医技、方药投入临床验证,整理记录。在精心研习中医药经典理论基础上,集百家之长,结合自己行医实践经验编著成《本草医方》一书。全书
本书共120章,分述藏医学基础理论、临床医技和药物、方剂以及一些特殊疗法等。具体包括切脉法、小便诊察法、风病、胆病、不消化症、热病山滩际、热病总论、隐伏热等。
本书以壮医药理论为指导,在系统整理的基础上,运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力求帮助家长们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从而学以致用;配以简单明了的表格、流程图阐述小儿常见流行病的壮医药防护。内容首先概括了壮医对小儿生理及病理特点的认识,接着分别介绍13种小儿常见流行病的壮医药防治下编按照分年龄段的形式,言简意赅地介绍了婴儿期、幼儿期、学龄
本书分为理论篇和应用篇,共15章。理论篇包括绪论、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实验室及仪器设备、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操作技术、植物器官培养、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培养、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及原生质体融合、植物离体快速繁殖、植物遗传转化等内容,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原理、方法与技术。应用篇包括全草类药材的组织培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