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档案汇编”丛书是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家确定的目标任务,由国家档案局组织全国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编纂出版的系列图书,《高彦文战时日记》为该丛书中的一部。高彦文生于1915年,是江苏句容东昌乡张家甸人,抗战期间,他将大量与亲人、同乡、朋友、同僚、上司的来往书信原件收藏于日记
《吴宓日记》1998年一出版,就广受读者欢迎,在学术界掀起吴宓研究的高潮。近年来随着吴宓研究取得诸多新的成果,搜寻购买收藏《吴宓日记》成了一种新的时髦,甚至有读者不惜斥巨资购买二手书,频有读者捎话希望三联书店重印《吴宓日记》。以新生代学者为代表的学者基于对社会快速变迁与个人命运跌宕起伏的复杂关系的现实关怀,对《吴宓日记
本书是尊经书院学子、四川近代著名学者、书画家顾印愚的信札合集,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其存世手札书法造诣精深,文人气浓厚。光绪末年,顾印愚在程康家为塾师,与程颂万、程康叔侄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顾印愚去世以后,程康为其整理遗集《成都顾先生诗集》并且出版。此册《安酒意斋遗翰》是顾印愚写给程颂万(十发)、程康(
本辑各信札按作书人立目,同一人的信札按时间顺序编排,每位作书人均编撰一篇小传。这批信札均为首次从相关档案中整理出来,内容涉及写信人和收信人的生平行迹、友朋交游、家庭琐事、时政评议、论文论学、海外见闻、人事请托等,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思想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是近代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生活、书法艺术研究的
本项目从天津档案馆所藏逾百万卷档案中,挑选出1376位近代至民国时期人物书写的约1.5万通、2.8万页公私函牍信札文献,系统整理、编排,彩色影印出版。各信札按作书人立目,同一人的信札按时间顺序编排,每位作书人均编撰一篇小传。这批信札均为首次从相关档案中整理出来,此前尚未整理出版。内容涉及写信人和收信人的生平行迹、友朋交
本项目内容涉及写信人和收信人的生平行迹、友朋交游、家庭琐事、时政评议、论文论学、海外见闻、人事请托等,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思想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是近代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生活、书法艺术研究的重要参考史料。
全书手札释文及撰札、受信人小传置于册四。前三册图版内页完全按照底本排布,保留信札四周的墨迹批注、骑缝章等原始信息,为研究者提供“全息式”资料。释文册对应前三册图版,附有缩小图示,以对应阅读查找。
对联及帖式文献是民间文人应对百姓各种场合张贴对联、各类事务发送请柬所需而备用的底本和范本。清至民国时期,对联及帖式在山西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因而留存下来此类抄本数量众多。《山西民间对联帖式文献集刊》收录清至民国时期流传于山西的对联及帖式文献共500多种,拟分辑出版,本书稿为第一辑,分编为10册,收录对联及帖式抄本
该书辑录历代名人雅士游记中国山川洞窟、桥梁寺馆等风景名胜之文,是在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何镗辑《名山胜概记》(又名《古今游名山记》)十七卷《总录》三卷基础上修订增补而成的,共五十册。每半叶九行,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同。书高二十七点二厘米,十六点九厘米;框高十八点八厘米,宽十四点二厘米。白口,单鱼尾,左右双边。书名页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