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十卷,五百余万字,以作品类别辑录,收录了迄今发现的吴晗所有历史研究论文、人物传记、杂文作品、书信、诗歌、戏剧和翻译作品等,照顾到吴晗写史的变化,辑录其传记尤其是《朱元璋传》的不同版本,并且将时人介绍、反思吴晗的珍贵文献一同收入,向读者全面呈现真实的吴晗。全集的出版,对于推动史学研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我们了解吴晗
居住建筑、高层住宅、小高层住宅、低密度住宅、别墅、综合、规划与景观、城市规划、规划设计住宅规则、住宅景观、其他景观、文化建筑、博物馆、艺术馆、影剧院、展览馆、体育馆、学校与图书馆、宗教与古建等等,内容丰富。
这是一套中国建筑设计作品集,列举了09年中国的一些建筑。主要包括了一些办公建筑物,并配以图片,供读者欣赏。主要有:青龙山居住区规划、龙岩居住区规划、苏州中海国际社区规划、朱家角规划、中渝万州滨江一号居住区规划、青岛某居住区规划等等。《09中国建筑表现集成(共4册)》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适合广大建筑设计行业从业人员参考阅
《中华大典:文学典(总目录总索引)》汇编了六个分典中所有的总集、体类和作家条目,还新编了《文学典》中所涉及的每一篇作品的具体评论资料目录。
本书以《中华大典》的编纂宗旨为依据,汇编从先秦到清末的关于中国文学的文献,以供文学工作者和一般读者参考和检索。《文学典》收于关于作家、作品和文学理论的资料性文献,不收作品本身。本分册为《文学理论分典》。
《冰庐锦笺:常任侠珍藏友朋书信选》所选近百名人物,侧重于文化艺术领域,既有风云一时的著名人物,也有历经时代变迁和政权交替后受人为遮蔽与遗忘的人物,这些人都与常先生有着较为密切的交往,透过这些或简约或冗长的文字背后,彰显着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人格品质、学者的治学风范、文人的雅致意趣和艺术家的笔墨才华。
汉籍是中国精神文化的载体,汉籍之路是中外精神文化交流的道路。沿着汉籍传播的轨迹,寻找中外精神文化交流的道路,应该是当代学者和出版人的责任。这些年,有志于此的学者,做了很多工作;有的学者就提出用书籍之路的概念,来研究中日文化交流。但是仔细想来,书籍之路的提法不如汉籍之路明确,探究的范围也不应该局限在两国之间,应该把汉籍之
《《2007-2008中国建筑设计作品年鉴(上下册)》共两册,由中国建筑设计作品年鉴编委会编写,内容丰富生动,具有收藏价值。《2007-2008中国建筑设计作品年鉴(上下册)》收录了2007年中至2008年中1200多件优秀建筑设计作品,这些不同类型、不同设计理念的作品基本反映了当年建筑设计行业多元化的发展状况和实践成
中国是世界四人文明古国之一的说法,在国外的典籍中很少见,也很少见到国外的学者持此说,很可能是中国人自己说的,但这个说法是有根据的。国家的形成是结束原始野蛮状态的一个标志,世界学者公认的『文字的使用』、『城市的出现』、『铁器的大量使用』三条是国家形成的标志。那么,中国的夏朝就已经结束了原始野蛮状态,已经形成国家了。夏朝是
清人徐扬所制《姑苏繁华图》,原名《盛世滋生图》。作品主题描绘乾隆年间江南苏州城郊景物与商业之欣欣向荣景象,从历史及艺术角度反映一座名城所特具之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