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重点项目,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规划重点项目,由许嘉璐同志任主编,并亲自参加翻译、审读。各高校古籍所的专家执笔。严格按照古籍整理原则。译文具有准确性和权威性,全面体现了二十四史的史料价值。翻译采取直译的方式,要求按照词序、每字每典都有落实,而又不随意添加成分进行解释,能传
《今注本二十四史》在编纂过程中一共产生了四个总体规范性质的文件。这就是:《今注本二十四史编纂总则》(1995年,2005年4月修改,2017年8月修订)、《关于<编纂总则>的修改和补充意见》(2006年3月)、《关于编纂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2007年1月)、《关于<今注本二十四史编纂总则>
《中国文化大事典》依纪事本末体之例,爬梳起于上古神话传说时代,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漫长历史,从中选出切关民族精神之宏旨,体现中国文化之特质,影响国家民族之过去、现在及未来的事相、事件、事物约500例,因事命篇,敷衍成章,依时序编排,分等级铺陈,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历史脉络和中国文化史研究的新成果。
《今注本二十四史》是对中国古代正史进行大规模校勘、注释的文献整理项目。旨在通过校勘和注释,形成一套能够反映当代学术水准、为史学研究者及普通阅史者提供学术助益的二十四史权威版本。《今注本二十四史》项目全书设总编纂一人,执行总编纂二人,另设学术领导小组总体督导。总编纂为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政烺先生
《传家:中国人的生活智慧》被称为\"美的百科全书\",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艺术的集大成者。事实上姚任祥女士创作这套书的动机,只是为了\"传家\"--向自己的三个孩子传递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很多读者第一次知道《传家》,多是通过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栏目。2011年4月底,姚任祥女士在《天天向上》演播室向观众介绍\"精美如斯\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294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经事纬,要言不烦。又参校所采诸书异同,为《考异》三十卷,明所以去取之意。元丰七年(1048)奏进,元祐元年(1086)下杭州镂版。至宋元之际,胡三省为之作音注。此为胡注传世第一刻本,半叶十行,行二十字,注文小字双行。四周双
国学经典,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精妙的叙事风格,精彩的人物塑造,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二十四史”之首,上古秦汉的“百科全书”。
国学经典,儒墨道法,忠臣义士,中国人的精神原乡。力透纸背,穿越古今,中国史学难以逾越的高峰。以史为鉴,读尽九州兴废事;以史为师,读透华夏正气书。
中文全译本《中国文化史迹(精装版)》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上海市文教结合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版工程资助项目。《中国文化史迹》共12卷,是一部以图片为主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百年前有代表性的建筑、雕塑、壁画等文化史迹的著作。十二卷依次如下:一山西,二河南,三广东、湖南,四江苏、浙江、福建,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撰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通鉴”者,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也。自《资治通鉴》成书以后,各种相关著作层出不穷。大抵可分为《资治通鉴》的勘误、注释、纲目类书籍、以及后续衍生的以《通鉴》为名的作品。也因此逐渐演变成了一门专门研究《资治通鉴》的学问,称为“通鉴学”。《通鉴文献辑刊》全面收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