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图书馆文库》就聚集了胡适、蔡元培、王云五、林语堂、丰子恺、朱光潜、马寅初等当时就令人瞩目、现在更令人追怀的学者、文化人士。在读书方法的问题上,他们中有人提倡要有系统,有人却认为兴致更加重要;有人会在眼、口、心、手等部位的运用上逐一叮嘱,有人则将自己多年来孜孜不倦的苦读经验倾囊相授。
《中国汉字文物大系》是201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是国内第一部系统收录历代各类文物上所见文字的原始形态并附具体语境,以全面呈现汉字形义源流和书体发展演变轨迹的实物文字资料整理类大型工具书。 全书15卷。前14卷为正文内容,按照《说文解字》540部首的结构统领全书,系统收录了自先秦至唐代各类文物上所见汉字的原始形
本书精心选取了2000多则典故,分为言志、情感、形貌、经济、世态、闲趣、言语、勤政、暴政、国家、司法、品行、学问、境遇、罪戾、交往、失策、谋略、景物、时令、人伦、哲理、功业、技艺、军事等篇。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初版于1901年,即清光绪二十七年。全书四卷(八册),共选三千二百九十一个汉字,插图七百六十二幅。第一册为凡例、类字和检字索引;第二册为卷一,所收汉字包括天文地理、自然现象、山川河岳,各国知识、地方小志等;第三、四册为卷二,所收汉字涉及人事物性、乐器武器、花鸟鱼虫、矿物金属等;第五、六册为卷三,所
《三晋文字编》(全六册)是一部专门收录传世及新出土三晋文字字形的古文字工具书,是三晋文字最新最可信研究成果的集大成者。《三晋文字编》全面整理至2012年底已发现和公布的三晋文字材料,并作穷尽式的收集,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字形编纂而成。全书按《说文解字》字序,分为十四卷作为正编;次列合文,不识字和疑难字一并收入附录中。正编部
宋代大型官修韵书《集韵》,全书收字53525个,义项、书证都极为丰富,宋以前大量字音、字义赖此得以保存。因此,《集韵》具有很强的音韵学、训诂学和文字学价值。 《集韵校本》凝结了赵振铎先生五十年心血。他以顾千里嘉庆十九年(1814)重修曹氏刻本为底本,校以中华书局《古逸丛书》三编影印宋潭州刻本等5个珍稀版本,收录前人对
本书收入扬雄《方言》以降的历代方言研究文献和各大方言区域的方言资料50种,从纵横两个角度反映了我国历代汉语方言研究的状况。其中收录的一些抄稿本更是难得一见,为当代汉语方言史和地方方言研究提供一些便利。
《字源(套装上中下册)》以探究字源为宗旨。收录古汉语中比较常见的字头六千余个,按《说文》顺序排列。字头用繁体,行文用简体,行文中涉及繁体则使用繁体。繁体字的规范参照《康熙字典》,简化字以《简化字总表》为准。字下加注古音和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古音标注依据《古韵通晓》。异读词,以普通话审音委员会1985年审定的读音为准,未
本书由书法家邵玉铮先生以其国家——方圆米格为载体,历时多年,精编而成。本书系中国书法大字典中的精选本,所辑录的范字,上自殷商时的甲骨文,下止清代大家的手笔。分别以楷、行、草、隶、篆的顺序横向排列,并注明了时代与出处,方便当今的广大读者和书法爱好者的研究需要。全书共收字目3930个,五种书体合计达31338字。本书对认字
本书完稿于公元100年,到公元121年才有其子上奏。后数百年辗转传写谬误甚多。宋太宗雍熙三年徐铉等奉命校订,并付国子监雕版,才得以流传。本书根据日本岩崎氏静嘉堂藏本原大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