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稿件为手稿影印出版,作者刘重九出身于清末,为陕西白水县开明士绅。该志包括建置、户口、财赋、司法、经济、交通、教育、礼俗、方言、宗教、金石、大事记等篇章,通过总分结合的视角,对白水县民国时期礼俗、方言做了较为系统的学理概括。在经济史料上,纂修者浓墨重彩地记载了白水县的民国时期煤炭采掘业,涉及矿井现状一一具备;在教育史料
本书汇集了自福宁州肇建至明万历四十四年间,福宁州(含今宁德市霞浦县、福安市、福鼎市、周宁县、寿宁县、蕉城区、柘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民俗等诸多方面资料,是今人了解古代福宁州历史地理状况、社会文化、风土人情最基本的资料,其文献价值自不待言。
本书系江西省分宜县民国旧志的线装影印。《民国分宜县志》共分十六卷,卷一序图,包括原序、新序、凡例、县境图、区域图、名胜图、古迹图等;卷二地理;卷三户口;卷四食货;卷五教育;卷六建置;卷七选举;卷八人物;卷九艺文;卷十职官;卷十一武备;卷十二党教;卷十三实业;卷十四风俗;卷十五大事记;卷十六杂组。是书收罗广博,叙述详细,
《钦定平定贵州苗匪纪略》共四十卷,光绪二十二年修,为军机大臣奕▲等奉敕撰修,首有光绪十二年御序。内容记叙了咸丰五年至同治十二年镇压贵州东部以张秀眉为首苗起义过程。《方略》或《纪略》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内容多采自当时军机处所藏档案,即“诏谕”和“奏报”,是官方原始文书的汇编集,其中所记载的官方原始文书较之《清实录》更为详
黎庶昌于第二次出使日本期间,广泛搜罗黔中历史、文学、地理、风俗以及有影响的人物的轶事与掌故,写成《牂牁故事》。6册,墨笔誊写稿本。部分稿纸下端印有“松竹斋”三字,书中有作者亲笔圈点。此稿名为“故事”,实为方志体例,内容有建置、考证、杂记、险要、名胜、古迹、金石、冢墓、历史人物、本朝人物、人物琐记、历史烈女、纪事、农桑水
镇江地方丛书影印。本书辑镇江人士、寓居镇江人士所撰著作,以及与镇江地域有关之著作。由陈庆年据江南图书馆等所藏资料编辑而成。分两集,收二十三种。所收有唐戴叔伦《戴叔伦诗集》二卷,唐许浑《许丁卯诗真迹录》一卷,宋许开《二王帖评释》二卷等。有些书,如《嘉定镇江志》二十二卷,虽拟目,而实际未曾刊刻。本丛书保存了不少珍贵文献资料
《江右文库》“方志编”由通志卷、府志卷和县志卷三部分构成,本书稿属于通志卷,由《江右文库》编纂委员会主持编纂。《江右文库方志编·通志卷》由现存六种通志组成,分别是:嘉靖林庭?修《江西通志》(三十七卷)、万历年间郭子章纂《豫章书》(一百二十卷,存三卷)、康熙于成龙等修《江西通志》(五十四卷)、康熙白潢修《西江志》(二百零
巴彦淖尔是内蒙古下辖的地级市之一,位于内蒙古西部,北部为乌拉特草原,中部为阴山山地,南部为河套平原,属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理位置独特,矿产资源、风能资源、日照资源丰富,硫铁矿储量居全国第一位,是中国国内风能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巴彦淖尔境内的河套灌区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区,境内的河套平原有“塞上江南”的美
本书内容包括:西周丰京镐京卷、近现代西安城卷、西汉长安城卷、秦都咸阳卷、明清西安城卷、东汉—北朝长安城卷、隋大兴城、唐长安城卷、宋金京兆城、元奉元城卷。
本书是一部大型文献画册,从国家一级档案馆——广东清远市档案馆馆藏的4.2万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中,以突出档案文献价值、详古略今为准则,兼顾地域平衡,精选出近1300幅组合成册。全书分为人文景观、政区政务、重大事件、风云人物、社会阶层、行业变迁、百姓生活等篇章;时间从1870年英国摄影师约翰.汤姆逊拍摄的北江清远境内景观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