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选取唐宋元明时期易图文献中的珍本、善本,包括元钞本《勿轩易学启蒙传通义》、日明历刻本《易学启蒙》、明刻本《周易旁注》等珍贵古籍。《易图文献选辑(第三辑)》的影印出版,有助于相关学科的学者推进该领域的研究进度,开拓研究视野,深化研究理念。
本书主编是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主任方勇教授,一直担任《子藏》系列丛书的主编。本书是《子藏》系列丛书中的一部。本书收录目前所知有关荀子各种白文本、注释本、节选本、校勘本、批校本及相关研究著作等珍稀古籍版本共100种。本书的出版,必将有力地推动相关学科的研究与发展。
《论语》历代版本及注本、译本等在国内外出版极多,但将历代《论语》及《论语》学著作全面整理汇刊尚属首次,以《论语》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历史地位及今天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而言,本书的市场价值自不待言。《论语集成》收集了自汉代至晚清民国的《论语》学著作共342种(不含今人著作),共计2579卷,基本上涵盖了自古以来存世
这套书共十卷,其中《论语》分为四卷,《孟子》四卷,《大学》《中庸》各一卷,分别对修身齐家治国的“四书”进行注释、译文、解读,并且加入原文的英文经典翻译对照及精美插图,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理念,创新性地将古代圣贤的哲学观点与当下核心主义价值观紧密融合,对当代人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本書是《子藏》系列叢書中的一部。《子藏·儒家部·孟子卷》共收書二四七種,整合為精裝十六開本一四四冊予以出版。本卷收録目前所知有關《孟子》白文本、注釋本、輯佚本、校勘本及相關研究著作,集《孟子》文獻及研究著作之大成。本編還特别重視對稀見文獻、稿抄本等的收録,如元刊《孟子集注章圖纂釋》、元天歷二年余志安勤有堂刊《孟子通》、
1.《黄帝阴符经》简称《阴符经》,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著作,大约成书于南北朝。经文本意,大抵言人事必须暗合天机,不违自然之道,则治国养生皆得其宜,可以长久。唐代褚遂良、欧阳询、柳公权都写过《阴符经》,宋代的周敦颐、程颐、程颢、朱熹也都很推崇《阴符经》。 2.《阴符经》注本极多,除《道德经》外,道教经书中只有《周易参同
本辑首先收录清代之前易图著作四种,其中《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和《上方大洞真元阴阳陟降图书后解》皆撰人不详,可能成书于宋代;题名黄鹤山人吕子的《寿山堂易说》可能为明末时人的托名之作,《重刻瞿唐来夫子易注》为明代来知德《周易集注》清代刊行的朝爽堂版本。这些重要的易图文献,在第一辑没有收录,故特收入本辑。
《儒藏》工程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儒藏》(精华编二八二)册汇集二十世纪以来有重要影响的出土文献,包括郭店楚墓竹简《缁衣》、郭店楚墓竹简《鲁穆公问子思》、郭店楚墓竹简《穷达以时》、郭店楚墓竹简《唐虞之道》、郭店楚墓竹简《忠信之道》、郭店楚墓竹简《成之闻之》、郭店楚墓竹简《尊德义》、郭店楚墓竹简《六德
《儒藏》(精华编)在中国古籍编纂史上首次将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及海外文献萃为一编,并全面整理。传世文献收录先秦至清末有代表性的、重要的儒家经典和反映儒家思想、体现儒家经世做人原则的典籍。出土文献主要收录近代以来出土的儒学典籍。海外文献收录日、韩、越三国存世的重要儒学文献。采用最能代表儒家学术观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