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历史久远,有记载以来的历史就有几千年。在华夏土地上演出了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故事,出现了一个个叱咤风云的人物,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不仅如此,我们的祖先也以伟大的创造力、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凝聚力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历尽磨难、从远古走到现代、从蒙昧走向文明。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铸成了灿烂.的
2008年6月,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要求,进一步贯彻&ldq
本书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二十四部史书。用本纪、列传、表、志等统一的体裁的编写。除第一部《史记》是通史之外,其余皆为断代史。本
本书编者以时间为经,以事件和人物为纬,穿针引线,纵横交织,从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开始。将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一一展现。为读者提供了了解历史的捷径。详实的历史片断,弥足珍贵的图片,加之细腻的笔法,简洁的语言和亲切的文风,清晰地勾勒出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历史人物的真伪善恶,也使得此书成为名副其实的掌上历史博物馆。
本书打破传统的人事物掺杂混说的编排方式,加以全面系统的整理,将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重大历史事件按“概述”与“纪事”两部分分别记述,力图达到条理清晰、言简意赅、直观通达之效果。再加以精当准确的插图,通俗生动的文字叙述,给人清新明快、轻松舒怡之感。
本书是历史上第一本纪传体史书,它不同于前代史书所采用的以时间为次序的编年体,或以地域为划分的国别体,而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的一种体例。从此以后,从东汉班固的《汉书》到民国初期的《清史稿》,近两千年间历代所修正史,尽管在个别名目上有某些增改,但都绝无例外地沿袭了《史记》的本纪和列传两部分,而成为传统。
本书具有以下三大主要特色,区别于其他今注今译版本。(一)版本精良,择善而定。从本书的版本研究上而言,《资治通鉴》历来注家众多,*有名的是宋末元初胡三省的点注本,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本齐名。本书编者所选底本在参考胡注本及其他多家注本基础上,杂采众说,择善而定,使本书具有一定的版本收藏价值。(二)专家指导,全新校勘。本书
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精装 国学经典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函封,无论何时,打开这个函封,我们就能读出那些闪烁着智慧的文化密码。因此,了解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上佳的途径就是阅读国学经典。《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共30本,精选了中华传统文明中内涵丰富、经久流传的国学经典,包括史学的经典,文学的经典,哲学的经典,设计精美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四史书之首,全书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五十二万余字,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约长达3000余年间的历史。《史记》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典范。《史记》最初没有书名,世人称之“太史公书”、“太史公传”,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
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是一幅全景式的宏大画卷,从远古的洪荒、文明的诞生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丰功伟绩,朝代的更迭演绎了绵长的时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