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收录了《鸟归月影动》《芦苇声多鹰满坡》《双喜迎春》《鱼乐图》《秋水震翼》《忠贞不渝》《鸟啼浑似惜春晖》《有余图》《秋色振羽》《锦绣前程》《祥运有余》《凌志高翔》《雄风》等绘画作品。
本书收录晋代、唐代、五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100幅经典传世名画,其中32幅全细节全满页收录。
本书不仅是寄意深远,内涵丰富,发人深思。同时,它突破了传统文人画孤高清寂的面貌因之在艺术面貌上,更是一件造型观念新颖,笔黑与色彩多层次组合,达到远观浑莽、近取清新笔力强健、婀娜多姿、各臻其妙的效果。作者运用多层次的泼墨和泼彩的技法,烘托出画面的空间层次感。
本书的内容框架清晰明了,即使没有任何艺术基础的读者也能轻松阅读,首先,提纲挈领地分析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整体的发展脉络、风格特征、绘画技法的特征、表现形式、不同材料的对比以及呈现形式,又分门别类地介绍了不同时期的各个画派、近100位画家的代表作品。图片部分按照年代顺序,从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到北宋、南宋、辽金、元、明
中国民间木版年画,始于古代的雕版印刷书术,在民间信仰及民间习俗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初步形成于宋代,发展繁荣于明清时期,在清代中后期达到鼎盛阶段。民间木版年画有多种不同的制作形式,有木版套印、半印半绘、扑灰手绘及手绘。其中半印半绘年画中,根据用色的不同,分为黑货和红货。作者根据黑货年画的艺术特点,将其从半印半绘年画中分离出
本书共收录75方篆刻印章,均为作者的代表之作。篆刻题材多为西泠印社园林景点、摩崖石刻、楹联碑碣,创作风格多样。另于边款处刻出佳句背后之事,以此解读西泠的一景一事,以期打破篆刻作为书画配角的处境。篆刻组印作为新的艺术载体,同样可以承担宏大的创作主题。本书涵盖高清拍摄的印面、印蜕及印体,每件藏品皆注有印面及边款的释文。其中
中华传统美德丛书是由著名学者季羡林、任继愈等先生倡导编纂,殷昭俐负责主编的。《中华美德书画》是其中一本,旨在以上乘的传统文化艺术来熏陶和滋养大众。本书得到了全国诸多知名学者和艺术大家的热情响应与支持:启功、季羡林、武中奇、崔子范、任继愈、许麟庐、孙其峰、孙大石、王学仲、于希宁、蒋维崧、魏启后、高小巖、欧阳中石等先生,他
本书收录了由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东方部吴同选编、撰叙,精选馆藏唐至元代的古书画卷、轴、斗方和团扇,共132幅,说明文字介绍了画作的流传、印鉴情况,展现了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的中国书画收藏的全貌。全书对132幅书画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进行了解读,对其历代流传和入藏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的经过进行了介绍;并从不同角度对相关文物
本书是林志钧先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至五十年代晚期编制的、辑录历代丛帖及其子目、兼及诸帖考证研究的书稿,是林先生致力帖学数十年的重要成果,也是其生前尚未完成的一部未竟稿。共收录284帖。其中宋刻及宋款帖18种、元款帖1种、明帖49种、清帖213种、民国帖3种。
李兆生先生为著名的武学家,深研太极等内家拳和外家拳法。以拳法之理入书画。此书为李兆生先生的书画全集,包括国画、书法、硬笔书法、刀碑刻板、文卷编共13卷。全面展示了李兆生先生书、画、印、文、武等传统文化造诣。李兆生先生对传统文化互惠互通,深谙天人合一之理。全集为8开,精装,图文并茂,设计精美,共470印张,3760页。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