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1]的总称,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2]”。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1921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
中华上下五千年(全4卷)
史记
本书汇集了《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二十四部正史中的经典之作,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将多如恒河沙数的历史事实囊括其中,增大了本书的知识含量,同时本书文白对照,语言平实准确,晓畅易懂,更易于读者理解接受。
本书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共一千三百余年的史事,也是我国编年体史书中包容时间最长的一部巨著。
本书通过科学的体例、全面丰富的内容,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讲述了中华五千年历史,使得这一经典读物在真实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等方面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本书以时间为经线,以历史人物的活动为纬线,内容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科教、医药、卫生等各个方面,是对中华五千年史的全面概况。既以古代史籍为重,同时也广泛吸取、采用了20世纪史学界诸多名家、名著的学术成果。
本书130篇,由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组成,它记载了上起黄帝轩辕氏,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1年),近3000年的历史。
传家(德文)
《二十四史》(全6册)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的汇总典籍。书本书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