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凤翰(1683~1749),山东胶州人,清代画家、书法家、篆刻家、诗人、收藏家,对造园、盆景亦有涉猎。所作书画名声尤著,与郑板桥、金冬心等并称"扬州八怪",位列"画中十哲"之首。全集共分七个部分:诗集、文集、书画题跋印识、砚史铭跋印识、印谱、书画集和编年录。可谓是一部集高凤翰诗文书画诸艺之大成的巨著,也为中国艺术研究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谱名传豫,字伯涵,号涤生;清朝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人,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文学家,与胡林翼并称曾胡,因讨伐太平军时,有大肆屠杀平民之事,而与其弟曾国荃被称为曾剃头或曾屠户,曾国藩与李鸿章
周叔弢批校古籍选刊(全十二册)
本套丛书共4册,由曾国藩编写,本套丛书详细记录了曾国藩在宦海沉浮中总结出的为人处事心法,是其自身的成败得失中总结出的一套独到的为人为官的基本原则和理论。
吴稚晖在从事社会政治活动的同时,也积极投身于文化事业,在语音、文字、哲学、教育、书法诸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一生著述颇丰,有《吴稚晖先生全集》18册在台湾出版。我社新版仍如原版作繁体竖排版,在原版的基础上对其体例加以调整,分为14卷,具体为:1.哲理与文教;2.科学与工艺;3.国音与文字学;4.国是与党务;5.日记、书信
该书影印所据各地本,主要选自中央图书馆从内地运去台湾之善本古籍,还有部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及一些国家汉学机构、私家所藏珍本。全书版本一“善本”、“珍本”为主,共有宋刊本16种(包括清覆宋明刊本),元刊本1种,明刊本224种,清刊本50种,,明正统道藏覆刊本13种,民国刊本3种,手抄本(包括内府抄本)38种,选刊别录本5种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藏古籍珍本丛刊》共收录珍稀古籍善本134种,包括经部6种、史部32种、子部26种、集部69种,所用底本有稿本21种,抄本4种,刻本98种,木活字本10种。其中,有一部分是该馆珍藏的孤本,还有少量出版年代较晚但传世极罕的木活字本。
本书集成曾国藩一生文章精华,包括曾国藩家世、家书、家训等内容。
《钱学森文集(套装全6卷)》收录钱学森的中文文章、报告、讲话、谈话、答记者问等各种形式的文稿377篇,时间跨度从1933年到2005年,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军事科学、地理科学、建筑科学、人体科学、数学科学、行为科学、文艺理论等各个领域,实践经验、工程技术、技术科学、基础科学以至马克思主义哲学等
本书共分为纪念文章、回忆文章、研究文章三部分,收录了《悼聂耳》、《致聂耳的挽联》、《我们怎样纪念聂耳先生》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