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记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前后共1362年。其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止,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政策的描述,以警醒世人。
《中国历史人物史料文献汇编》涵盖先秦至清末近三千年存留的全部重要文献,收集自上古至清代古代历史人名近二十万,悠悠五千年文化,立体展开,一览无余。弥补了《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和《中国历史大辞典》等过于简略的不足,每个历史人物的材料较为完整,不仅收入二十五史中的传记全文,还采集了野史、年谱、碑刻;其内容较《中国历代人名大
《二十四史(附清史稿,套装共12册)》撰写了“前汉、后汉、两晋、南北史、唐史、五代史、宋史、元史、明史、清史”,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轶闻为纬,不尚虚诬。“二十四史”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是人类社会罕见的智慧宝藏,也是我国人民引以自豪的文化遗产。它用统一的纪传体裁,系统地记载了我
《二十五史》(全12册)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五部史的汇总典籍。书本书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
《史记》(全12册)是一部由汉代司马迁撰写纪传体通史,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全书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与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辅以详细、准确的译文,降低了阅读难度。
读史,是与古人的对话与交流,是我们思维方式保持活跃的精神养料,也是我们感受生命律动的独特方式。毛主席很喜欢读史,老人家说过:太阳底下无新事。历史纵有千万种版本,但是作为过去存在的历史只有一个答案,而每个人的一生也只能是一个版本。时间是永恒的,历史是一条时间的大河,拥有大量史籍的中国人可以从中得到更多历史的启迪,抛开人为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以阐释历史为目的的历史著作,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芝川镇)人。著有《史记》,《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司马迁赋》八篇,《隋书·经籍志》,有《司马迁集》一卷。《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
中国是一个重视历史文化传承的国家。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创造出灿烂的文化。自盘古开天地,这块古老而又富有生机的土地上活跃着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善良、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优秀中华儿女,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不断地谱写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著作,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和阅读学习。作为历代君王的教科书,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其相媲美,故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此书已和《史记》一
《画说华之源》可供收藏、文博、民俗、历史等方面的人员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