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是生活在我国东汉末年的一位杰出的医学家,他从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出发,结合临床实践,以自己的聪明智慧创造性地总结出了中医对急性热病和部分疑难杂症的诊治经验,写出了千古不朽之作《伤寒杂病论》,完善、发展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开创了祖国医学六经辨证的先河。近两千年来,仲景学说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学术流派,直
本画册分“崭露头角”、“承前启后”、“文化大使”、“德艺双馨”、“老骥伏枥”、“家庭交友”、“梅韵流芳”七个部分,约有1100幅照片及图片,以新的视角,
藏书纪事诗(共8册)(精)/芷兰斋藏稿钞校本丛刊
本书为顾森书先生的完整日记,记事起于1880年5月,止于1904年11月,详细记录了晚清的政情、民情、风俗,个人的观察思考及其与友人的交往等,为研究清末的社会变迁提供了一份丰富的原始史料。
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西南卷
本谱起于公元1331年,止于公元2013年,共600多年25代苗氏后裔的名讳、排行、配偶子女概略,以及部分族人的生平等。准确详实的记录了河曲旧县苗氏的起源发展变迁,展现了河曲旧县苗氏子孙的繁衍壮大,收录了苗氏家族中,从古至今涌现的能人志士,供后辈瞻仰。
作为中医药学的主体,中医药学家是中医药学中最活跃的因素,正是他们成为推动中医药学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中医药学经验的总结者,是中医药学理论的丰富者,同时又是直接为患者防病治病的服务者,他们直接将中医药学转化为生产力,而且成为中医药文化的核心。《第二届国医大师人物风采:国医大师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第二届国医大师丰富多彩的人
本叢刊從金石書畫類著作中輯録人物傳記資料五十七種,分爲書畫家傳、印人傳、書家傳、畫家傳四類,并以通史和斷代進行排序。为确保文献的专题性和實用性,本丛刊使用了部分析出文献。《佩文齋書畫譜》一百卷,析出卷十八至卷五十八,主要收録其中的“歷代帝王書”“歷代帝王畫”“書家傳”“畫家傳”。《書畫傳習録》四卷,析出卷三至卷四的“書
《复堂师友手札菁华》是近现代文史专家、国学大师钱基博先生整理编纂的一部信札手稿。主要收录了晚清近代众多名臣、名士、学者给谭献(号复堂)的书信,如杨昌浚、易佩绅、张荫桓、陶模、冯煦、袁昶、薛福成、梁鼎芬、孙贻让、陶方琦、庄棫、章炳麟、俞樾、黄以周、叶名澧、王尚辰、陆心源、杨守敬等,共计一百馀人,近五百通。 钱基博先生对
梵蒂冈图书馆所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是与敦煌文献相比肩的欧藏汉籍文献。本丛刊第一辑44册,精选珍稀稿本、抄本、刻本170种,影印出版,对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欧洲汉学史、中国明清史、中国近代史等具有重要文献史料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