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有着丰厚而宝贵的俗语矿藏,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风貌和社会生活土壤,孕育了浙江俗语以鲜明而多彩的地方特色。搜集、研究浙江大地上流传的民间语言,很早就有人在做,清代就有了《古谣谚》《越谚》《集杭谚诗》等俗语专集,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研究浙江俗语的宝贵财富。如今,这本《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俗语·
《秦汉简牍系列字形谱》是秦汉简牍文字汇编类书籍。学界一般称字形汇编成果为“文字编”、“字形表”或“字表”,而本书名为《秦汉简牍系列字形谱》,是因为本书不光重在反映文字形体(字形),且所收字形成体系,全面反映了所编纂材料字形全貌,构成字形谱系。本书包含十五种字形谱:《睡虎地秦简字形谱》、《放马滩秦简字形谱》、《周家台秦简
《音学五书》是明末清初的音韵著作,作者是顾炎武。大约成书于1667年,全书分为音论、诗本音、易音、唐韵正、古音表5个部分。《音论》分上中下3卷,共15篇,论述古音和古音学上的重大问题,集中地阐述了作者对古音学的基本看法,是《音学五书》的总纲。其中重要的有4篇:《古人韵缓不烦改字》《古诗无叶音》《古人四声一贯》《先儒两声
本书内容讲述:清代辑佚之学兴盛,涌现出诸多辑佚专家和著作,其中小学类文献的辑佚成就十分突出。这些小学辑佚文献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不过较为分散,查检不易。为了给相关研究者提供便利,我们将马国翰辑的《玉函山房辑佚书·经编尔雅类》和《玉函山房辑佚书·经编小学类》、黄奭辑的《汉学堂丛书·经解小学类》、任大椿辑的《小学钩沈》、
本书是一部大型的书法篆刻类参考工具书。其主要内容及特点如下:1、收录殷商至秦汉时期所有载体上的古文字,包括:金文、简牍、帛书、印文、陶文、币文等,字形按时间排列,并对文字进行了分域。2、字形、文义、字义用法一目了然。同声系的字系联在一起,可使读者快速掌握一组汉字。3、所有的古文字均来自地下出土文献,古朴自然,生动美观。
《近代汉语闽方言文献集成》共收入88种97部近代汉语闽方言文献,时间跨度为明末到1949年。本书依文献内容共分4部分。第一部分为《闽语传统韵书文献》,共收入18种23部闽语传统韵书。第二部分为《近代闽语辞书、教材和研究文献》,共收入相关闽语文献17种18部。第三部分为《日据时期闽语辞书、教材和研究文献》,共收入相关文献
《中国语言资源集·四川》依托前期四川91个方言调查点的数据资料,对调查点方言及口传文化进行全面调查、记录、描写,通过科学整理和加工,建成大规模、可持续增长的多媒体语言资源库,是对当代四川汉语方言最为全面的调查。91个点包括成都、郫县、简阳等,每个调查点的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口头文化4个部分,采取列表方式展示全部数
《中华多功能成语大词典》是一部集学术性、实用性和创新性于一体的高质量成语工具书,由福建省辞书学会历经十余年精心编纂而成。本词典不仅汇聚了张斌、李行健、韩敬体、晁继周、鲍克怡、徐祖友、林玉山等众多知名语言学家、辞书专家的集体智慧,而且编纂过程,也充分展现了编者们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深厚的语言学功底。首先,本词典在收词量上实现
韩国传世汉文辞书是对历史上韩国学者自编的汉文韵书、字典、词典和字谱等工具书的统称。《韩国传世汉文辞书集成》是一部体现中国学者视角和编辑思路,反映韩国汉文辞书发展脉络、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多卷本大型资料汇编。《韩国传世汉文辞书集成》具有6大特点:文献首示性;资料丰富性;提要概括性;数据精确性;系统完整性;使用多功能性。各
《中国语言资源集·浙江》,是继《中国语言资源集·辽宁》《中国语言资源集·甘肃》《中国语言资源集·宁夏》《中国语言资源集·北京》《中国语言资源集·广东》《中国语言资源集·山西》后,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标志性成果中国语言资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