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南宋吕祖谦著作集。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南宋著名理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金华学派代表人物,与朱熹、张栻合称“东南三贤”。本书收录吕祖谦存世著作30种,包括《东莱文集》《丽泽论说集录》《易说》《近思录》等各类著作。本书在浙古2017年版《吕祖谦全集》基
《范文正公文集》,收录范仲淹生平各类文字作品,为后世研究范仲淹提供了真实全面的资料,价值不可估量。此次所选底本为宋刻本,该版本校刻精良,字迹清晰,内容全面,卷一古赋,卷二至卷三古诗,卷四至卷六律诗,卷七义、论、议,卷八赞、颂、述、序、记,卷九、卷十书,卷十一书、祭文,卷十二碑,卷十三碑、墓志,卷十四墓志,卷十五墓志、墓
《潘耒全集》比较全面地搜罗、整理、点校潘耒现存著作,分为《遂初堂诗集》《遂初堂文集》《遂初堂别集》《遂初堂外集》《遂初堂集外诗文稿》《救狂砭语·救狂后语》《类音》《金石文字记补遗》八种;同时将散见于各种文献中且未收入潘耒著述的诗文辑为《稼堂诗文辑补》二卷;将有关潘耒研究的文献资料辑为《附录》,细分为碑铭传
章学诚(1738-1801),原名文镳、文酕,字实斋,号少岩,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清代史学家、思想家,中国古典史学的终结者,方志学奠基人。章氏曾任国子监典籍,兼通文史、地志、考据诸学,著作有《文史通义》《实斋文钞》。他在主持保定莲池书院期间,全面、切实地课授实学,拓展了莲池书院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视野,引导学生重新关注现
高语罕(1888—1948),原名高超,号世素,安徽省寿县正阳关人。早年赴日本留学,回国后参加秘密反清活动,辛亥革命后任安徽青年军秘书长。1920年冬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出版《白话书信》五编,宣传社会主义思想。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了南昌起义。1929年11月因参与陈独秀的“托陈取消派”被开除共产党党
《愚斋存稿》是晚清洋务运动主将盛宣怀新政事业的思想与实践的重要文献史料,涉及政治、外交、实业、教育、民政等方面。全书100卷,补遗12卷。收录1896-1911年盛宣怀遗稿中的奏稿、电奏稿和电稿,其中奏议稿20卷、电奏稿3卷、电稿77卷。卷首为愚斋遗像1幅,神道碑、墓志铭、行述各1篇及序6篇,卷末附有碑文5篇,吕景端跋
本书共五册,收录晚清封疆大吏罗绕典的奏折、题本、诗文集《苏溪全集》《黔南职方纪略》及部分辑佚诗文。
襄阳张氏相关史料文献,为襄阳图书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珍藏。此次编选的《襄阳张氏未刊稿》主要收录清末至民国时期襄阳名人张国兰、张文伯父子未刊稿十六种,内容包括张国兰先生任官期间的公文往来及与亲友的书信往来等,其子张文伯先生诗歌、杂作、印谱、张氏家族历史史料等,其中张文伯辑录之《桐城张氏文献求遗录》含八卷,收录桐城张氏各历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对后世影响深远。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李商隐诗现存约六百首,其诗初刻于北宋,为《李义山诗》三卷
本书以康熙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书画鉴赏家、收藏家高士奇的个人著述为正编,以高氏家集为附编。每编后搜辑传记碑铭、投赠唱和之属,编为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