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藏》的编纂是华东师范大学“985”工程的重大课题,具体由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负责此工程的组织和实施。其将整合文科院系和古籍所、图书馆的力量,并联合海内外有关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进行《子藏》编纂出版工程。《子藏》收录的各子著作时间,则大致上截止到魏晋南北朝之末,因为这时期诸子百家的特点比较明显;而研究各子的著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并列儒家经典“四书”,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元典。本书共十四卷,每卷由原文、今译、注释、开讲四个部分组成:原文精校,今译畅达,注释精审,开讲通透,一气贯注。篇后为读者列出成语及相关章节链接。导读部分是本书最大特色,对传统经典
“中国建本珍品名家系列(第一辑)”是当前国内首次对中国建本古籍名家文献进行系统整理、保护、研究的丛书出版项目。本项目是丛书的首批示范品种,也是丛书的基础性品种,所收图书的版本、主题内容、印刷技艺均具有极强的代表性。朱熹为建构理学思想体系而遍注群经,《周易本义》为其《易经》系列的代表性著作。该书在正本清源上下功夫,从而揭
“四书”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典。本书收录宋代至明清时期对“四书”注释、考证、订补等方面的重要研究文献六十余种,其中不乏名家力作,如元张存中《四书通证》、元胡炳文《四书通》、元赵德笺《四书笺义》、明陈琛《陈紫峰先生四书浅说》、清宋翔凤《四书古今训释》、清毛奇龄《四书正事括略》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本书作者
《老子文献两种》分上下两卷,为一函三册线装古籍整理图书。上卷为《御注道德经》,其将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等四位皇帝对《道德经》的御注进行搜集整理汇编而成,能使读者更好地比较各个皇帝对《道德经》的不同理解。下卷为《老子故里仙乡诗赋》,其将历朝历代对老子故里及老子思想进行歌咏的辞赋进行整理,选取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诗
《论语集注》广收博采,据统计,共征引古今三十五家之注。相较于以义理思想阐释为核心的《论语精义》,《论语集注》更重视解读经文本意。三十五家注中,包含汉魏以至唐宋各家之说。在各注家及注文的选取上,朱嘉真正做到了摒弃门户之见,博采兼收,凡善皆存;而对原注的去取留存,及各家注文编列次序,亦有其独特的考虑方式。《论语集注》是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