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汝芳,明中后期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诗人,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明末清初黄宗羲等启蒙思想家的先驱。罗汝芳的文献,明刻本《近溪子文集》卷首《罗明德公书目》开列《近溪子集》、《批点近溪子集》、《近溪子明道绿》等九十三种,其中有“会语”(即讲学稿)三十余种。至今犹存的罗汝芳文献,据有关统计,仅有十余种,其中文集、
本书是《王文成公全书》的汇校整理本,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的传世著述基本收录于书中,共计38卷,包括《传习录》3卷、《文录》5卷、《别录》10卷、《外集》7卷、《续编》6卷,及《年谱》《世德纪》和附录7卷。底本选用明隆庆六年杭州初刻本,通校国家图书馆藏明万历初年南京刻本,并校以各类阳明文献的二十余种不同版本,撰写校勘记三
本书为明代思想家王守仁诗文集《阳明先生文录》的续编,以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徐必进刻本为底本影印。该刻本为海内外仅存的孤本,曾入选《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全书共八卷,前四卷为阳明先生所撰文章、书信、奏疏、公移、诗文,第五卷为阳明先生门人、师友等所撰祭文,后三卷为《阳明先生家乘》。本书可校正、
本书大致可以分爲以下几类:一是地方志中的书院“小传”,关于书院的创建、修葺、扩建等事宜皆有介绍,是研究阳明心学在明清时期传播的重要资料;二是自成卷帙的书院志,除对书院的创建、修葺、扩建等详细介绍外,并对书院的基本制度(如院规、祀典、会则、训约等)进行了详细介绍,书院志中还记载了弘扬阳明心学的学者生平、讲学轶事
本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
本书以明隆庆六年《王阳明全集》为底本,将《王阳明全集》流传至今的文录、文集、诗集、书牍、公移、年谱等原著文章翻译为现代白话,能够让读者了解王阳明的生平经历、思想主张、诗文成就以及他人对其的评价,从中可探寻王阳明思想的脉络和精髓。本书由10卷组成,分别为传习录1卷、文集2卷、诗集1卷、书牍1卷、别录3卷、年谱1卷、世德纪
本书简称《传习录》,是儒家的重要著作之一,马明代大儒王阳明的讲学语录,由其门生辑录而成。王阳明,原名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因晚年居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本书分上、中、下三卷。
明代贵州刻本《新刊阳明先生文录续编》共三卷,收诗文300多篇,其中诗歌300余首,文章70多篇。诗歌创作包括五言和七言绝句,五言和七言律诗,五言和七言古诗以及长短句古诗;文章包括文类、书类、杂著、祭文、墓志这几大类不同体裁和题材的作品。
明代王守仁著述的影印汇编。王守仁是明代著名学者,其相关著述最早于明代嘉靖间开始结集刊行,有弟子记载的语录,有诗文汇编的别集,后来出现各种资料整理的全集,再后来则是相关的评注本和选集,如《传习录》《阳明先生文录》《王文成公全书》《王阳明先生全集》《阳明先生集要》等。这些文献现存的早期版本已经较为稀见,此次汇编收录十六种著
《王文成公全书》是明代学者王阳明的语录、诗文、奏疏以及年谱传记等资料的汇编本,是阳明文献的集大成之作,当代各种各样的整理本《王阳明全集》几乎都是以《全书》为底本,发掘《全书》的旧刻,对于澄清阳明文献的源流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藏的郭朝宾本,是《全书》的初刻本,具有正本清源的文献价值。在当代学术研究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