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赶大营》是天津市委宣传部与天津广播电视台联合打造的一部六集电视文化精品。本书为纪录片的同名图书。抒写了天津人走向远方、开拓创新的故事。清末,以安文忠为首的三千天津杨柳青人,追随左宗棠大军入新疆,为军队提供补给。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成为新疆商业舞台上第一大商帮。这一事件史称“赶大营”。现在新疆仍有大营客的后代近六十
本书是一部全面反映山西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成果的大型资料工具书。该书是根据山西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按照现行国家统计分类标准,对普查基础数据进行加工汇总形成的综合资料。本资料共三卷四册,即综合卷、第二产业卷(上、下册)和第三产业卷,并随书配送同版本光盘一张。《综合卷》共三篇。第一篇为综合篇,第二篇为企业篇,第三篇为
古代中国的早期商业活动见诸先秦文献。文献不仅有“宰牛于朝歌,市贩于孟津”的商人行迹,还有“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的早期商业场景。这说明商业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商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态。早期商业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为主,在完成向统治者缴纳赋税的同时,兼及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的
《湘鄂赣商会资料汇编》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近代长江中游地区(湘鄂赣)商会档案资料整理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本汇编涉及近代湘鄂赣商会的图书、期刊、档案进行编辑整理,以影印的方式将资料呈现,为近代经济史、尤其是近代商会史的学者以及科研机构的研究工作提供有力的史料支撑。
《汉口商会史料汇编》以武汉市档案馆典藏的汉口商会档案资料为主体,并补充了湖北及武汉等地报刊资料编纂整理而成。《汇编》以时间为经,分汉口早期商人团体、汉口商务总会、汉口总商会、抗日战争爆发前汉口市商会、沦陷时期汉口市商会、抗战胜利后汉口市商会、中国建政初期武汉市工商联的筹组及成立等八个历史时期,涵盖商会的成立、组织演进、
会馆是旅居异地的同乡在寄籍地所设“聚乡人联情谊”的组织机构,其所建馆舍,主要供同乡寄寓或岁时聚会。其初专门设为科举士子赴京师会试之用,故称会馆。另有一种行馆,属于地方性的同行业组织,亦称公所、公会。因此,会馆大致可分为官绅士子会馆、工商会馆和移民会馆等多种类型。它既管理寓居同乡官员,又顾及同乡应试试子、工商阶层乃至一般
绍兴县档案馆所藏商会档案,总数达753个卷宗、16500余份,可谓数量庞大、内容丰富,时间跨清末、民国至建国初期,即1905年商会商务分会成立至1953年绍兴商会停止活动为止。其内容涉及商会的各类活动与社会多方面的业务往来及联系,其中尤其是档案的文书种类比较齐全,如商会和各同业公会的章程、会员名单、会议记录、行商执照、
《2019机电产品价格信息查询系统》收录了近40万条产品数据,涵盖4000多家大中型企业的主要产品。其产品价格信息由各单位自报,其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主要技术参数、参考价格、生产厂家、地址、邮政编码和电话等。本系统是了解机电产品价格信息的大型重要参考查询数据工具。其主要读者对象包括:资产评估公司、会计师事务所
本书共收录天津市档案馆藏天津商会档案中的银钱业档案5700余件。真实地记录了五十年来天津银钱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生、发展以及衰落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