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1935-1941年、1945-1948年浙海关税务司与海关总税务司署之间往来的机要函(密函)(亦称半官函),由浙江省档案馆藏浙海关全宗(L058)的原件复制、整理、编译而成。
本书收录1910-1934年浙海关税务司与海关总税务司署之间往来的机要函(密函)(亦称半官函),由浙江省档案馆藏浙海关全宗(L058)的原件复制、整理、编译而成。
海关自成立以来,一直备受各界关注。本书整理编纂的文献以近代中国海关资料百余种。尤其集中于民国时期政府部”及相关机构组建和发展过程的调查报告与定期刊物,多与关税问题相关。不仅围绕关税自主权进行了热烈讨论,还有税则制定、度量衡、贸易统计等问题的文献资料。内容主要包括:1、各界对于关税自主和海关问题的讨论、论述;2、各级海关
本书收录晚清民国通商贸易、通商口岸、对外商事贸易等档案、统计资料逾百种,这些文献资料收录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税务司、民国外交部、福建、厦门等通商口岸、九江关、临清关、杀虎口关等关卡,及江西巡抚、英领事、美公使、丹国驻厦官员等因通商口岸诸事交涉上呈往来之函、电、文、照会及对外商事贸易统计图表等,内容详及通商事宜、规章、
瑷珲海关设立于清朝末年,其所形成的档案大部分由英文书写,记录了1908年至1933年间瑷珲海关的关务往来,包括货运监管、征税缉私、航路港口建设、外交事务等,内容系统完整,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书为中英文对照版本,收录、选择了文献价值较高的档案资料,通过翻译、整理、编撰而成。内容包括组织机构、协议章程、关税、海务港务、地
本书内容包括:邢窑白釉玉璧底碗;黄釉双系壶;长沙窑青釉彩绘盘;唐三彩罐;越窑青釉刻花莲瓣纹罐;景德镇窑青白釉狮形砚滴;德化窑青白釉葫芦瓶等。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智库丛书”共计7册,范围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外交等领域,既有发展问题,又有改革问题,既有国内问题,又有国际问题。可以说覆盖面广,是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思想产品。这套丛书,内容详实,结构合理,成果丰富,具有较强的战略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作用,具有较高
本书以编年体的形式将相关档案汇集出版。共分四卷,第一卷:从清初海禁到开海贸易;第二卷:一口通商政策与十三行制度;第三卷:十三行行商的起落与沧桑;第四卷:鸦片战争爆发与十三行制度终结。
本书内容包括自1861年天津海关成立以来88年的全部海关档案,涉及通商、实业、文化、社会、民俗、艺术等诸多领域,有晚清以来政要的密札密令,清朝重臣的涉外活动,中外经贸往来,中国名人的经贸、社会活动以及关税、船税、邮政、海务等诸多方面的翔实记录,是我国较早、较全的海关档案。它不仅记录了中国北方口岸贸易发展的脉络,也从一个
这套《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实务指南丛书》,专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量身定做,直面他们在实际执纪执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和问题,为他们提供具体实用的操作方法和解决方案。因此,丛书将突出业务知识、方法论,突出实际操作性和可借鉴性。同时,丛书将尽量采用轻松的语言风格,深入浅出地将执纪执法业务讲明白、说清楚,既有纪检监察业务知识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