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拟从上海图书馆的独家珍藏中,选取近代以来,对中国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等有重要影响的人物的往来信札,整理汇编,按原貌影印,并编制相应的细目索引,再请有关专家撰写研究、导读文字,使这些长期深藏未刊、不易获读的珍稀史料,成为历史研究、尤其是近现代史研究的难得资料,从而为推进相关领域的各项研究,奠定系统坚实的史料基础,
本项目以武汉大学图书馆馆藏971幅晚清名臣手札真迹为内容,整理出版包括曾国藩、张之洞、胡林翼、左宗棠、郭嵩焘、劳崇光、丁善庆、梁鼎芬、王拯等晚清名臣的手札原件。项目分为图录篇和录文篇,图录篇考证手札原件作者、时间、内容,归类原貌出版;录文篇对手札原件辨识、句读、校勘、考证、注释,整理录入出版。本项目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
本书稿是作者在清代典籍中爬疏、整理有关僧格林沁的各种记载,将查找到的资料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在此基础上,对记载相近的资料予以甄别,对记载两歧的进行考证,去重取精,是第一次对有关僧格林沁的官方史料整理。
《周信芳画传》是由周庆富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与上海京剧院合编的纪念周信芳先生诞辰130周年重点图书。本书系为赓续先生艺脉、继承先生精神而编,汇集北京、上海多位资深专家共同打造,收入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京剧院及众多藏家的珍藏照片,分评传画传年谱附录四部分,图文并茂,制作精良,全面、系统、清晰地展示了周信芳先生的人生经历
袁同礼(18951965),字守和,中国现代图书馆、博物馆事业的奠基人,被学界誉为中国图书馆学的祭酒、中国近代目录学的先驱。1929年起长期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馆务,其后分别在斯坦福研究中心和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编著有《西文汉学书目》、《新疆研究丛刊》等。 袁同礼亲身参与见证了新文化运动,故宫博物院和国立
宜兴紫砂,始于宋代,盛于明清,璀璨于当代。紫砂的发展,离不开一大批知名的能工巧匠;而近现代紫砂艺术的突飞猛进,更离不开七位老艺人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他们出生于清末民初,在民国时期艺术上就崭露头角,初露锋芒,特别是在新中国新时代,他们在紫砂上的技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且培养了一大批在当今紫砂界各领风骚的优秀人才,对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作家之一,邵洵美长期以来都不以文名传。他显赫的家世、对于出版业的致力,以及鲁迅对他的批评,都影响了他在文坛的声誉,以致当代读者了解他的甚少,现代文学史的研究上也是一块空白。他的作品,无论诗歌、小说、随笔、译作等,陆续都已有较为成熟的文本面世。此次出版《邵洵美全集》,系其子女从大量民国至解放前后的期刊、
李慈铭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