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藏》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框架下实施的国家重要古籍保护项目,由文化和旅游部牵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具体推进,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全国中医药行业古籍保护中心)组织具体实施。是以中医古籍(包括少数民族医药古籍)原书影印为基础,集保存、整理、利用为一体的中医药古籍再生性保护项
书名原作《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共31卷,系将《嘉祐本草》《本草图经》两书合一,予以扩充调整编成。宋大观二年(1108)经医官艾晟等重修,改名《经史证类大观本草》,政和六年(1116)又经医官曹孝忠重加校订,再改名为《政和新修证类备用本草》。共载药1748种,药物分类大体沿袭《新修本草》旧例,仅将禽兽部
本书是一本介绍中国抗癌协会发展史的画册,主要内容涵盖中国抗癌协会40周年来,学科发展、学术交流、科普普及、国际交流、公益活动等全景式的发展历程。本书旨在弘扬科学家精神,宣传40年来中国在抗癌之路上的重大科技成果,以此更好的展望前路,为促进肿瘤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学、研融合,为肿瘤防治事业服务,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贡献更多
本书开篇有三个部分专门介绍临床免疫学的基础科学,基础科学章节之后是关于免疫缺陷和免疫调节障碍的章节、过敏性疾病、全身免疫疾病、器官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肿瘤的免疫学与免疫治疗、免疫疾病的医学管理、组织器官移植、诊断免疫学技术。此外,由于临床免疫学具有非凡的跨学科性质,作者希望在一个领域工作的研究人员可以在他们主要关注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