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次从1000余幅燕京地区名老中医方笺中选270余幅精品,原貌呈现并介绍解读,形成极具文化价值的燕京传统医学精品著作。本书根据北京地区医家的特点,分为六章:御医与官医、名医与传人、世医与子弟、良医与济世、医寓与坐堂、进京与交流。医家按生卒年排序,每位医家均有“医家介绍”、方笺照片和“方笺内容”3部分内容,其中“医家
本书为2023年度北京市优秀古籍整理出版扶持项目。本书为“历代宫廷稀见彩绘本草古籍重刊”系列的第一部,特选择我国明代唯一一部大型官修本草著作,也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最后一部官修本草《本草品汇精要》进行影印出版。《本草品汇精要》定稿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由14位专职抄书工匠分色缮写文字,5位太医院人员鉴定本草形质,8
《中国中药材及饮片真伪鉴别图典》套装由四册组成,第一册为常用贵重药材及进口药材,第二册为常用根及根茎类药材,第三册为常用种子果实及皮类药材分册,第四册为常用花叶、全草、动矿物及其他药材,共收载615种中药材,所涉及的中药材正品、非品和伪制品2468种,彩色图片7700余幅。所收载的品种鉴定可靠,真伪对照,品种齐全、内容
本书收载河北地区约1050种野生及主要栽培的中药资源物种;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概述所在区域中药资源整体概况、资源分布、优势特色,以及传统中药知识等内容;第二部分,详细论述所在区域道地药材情况,着力突出地方重点、大宗、特色中药资源品种;第三部分,介绍所在区域中药品种情况,以药用植物名为条目名,以自然属性分类顺序排
本书集方近千条,按固精、种子、妇人、小儿及内外科常见疾病,分为三十门。其中对方剂组成及炮制、剂型制作法等记载尤详。
本书共收载药材800种,分为上、下两篇,上篇344种为原书收载的常用药材,下篇456种为新增加药材。收录的药材按药用部位分为根及根茎类、茎类、皮类、叶类、花类、果类、种子类、全草类、菌类、动物类等大类,每味药材记述其来源、性状、采收加工、贮藏、主要成分、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等,并配有一至多幅药材图片。
本书作为“千种药用植物基因组研究计划”的研究成果之一,聚焦药用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解析、特征描述和功能阐释。全书承接《中国药用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图谱》第一册的编纂体例,对133种药用植物及其叶绿体基因组图谱进行了详细描述,内容包括药材基本信息、叶绿体基因组、编码基因、重复序列、高可变区、系统发育、KA/KS选择压力分析
《药王山医典辑要》(典藏版)一书是对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的影印整理。以孙思邈及其《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为代表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千金要方》是我国第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医学典籍,是中国唐代医学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巨著,《千金翼方》则是
本书共2册,包括:《药材和饮片卷》《基原植物卷》。
本书以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的以植物为基原的药材为纲,呈现了540种植物药的来源、基原植物的DNA条形码序列和形态特征,以及基原植物易混淆品种,正本清源。精选基原植物和易混淆品种的代表性特征图片呈现典型鉴别特征,并进行标引,同时利用植物检索表提示物种间的鉴别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