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名为《鼎雕陈氏家传如宜妙济回生捷录》。此书主体内容是元·艾元英所撰《如宜方》今国内仅存-明代孤本。现代从未影印或校点。经陈嘉猷增补的该书明刊本则从未见于国内书志著录。因此,将陈氏增补过的《如宜妙济回生捷录》影印出版,可以收到一举两得之效。该书共分上下两卷,上卷述证30余类,下卷载方299首,上卷的编撰体例大体是:
该书由朝鲜世宗李祹二十五年(1443年)下令开始编纂,历时3年完成。朝鲜世祖李瑈五年(1460)对原书加以全面校正,朝鲜成宗李娎八年(1477)全书宣告校毕,方初次刊印。《御修医方类聚》这一巨著是中朝医方之集大成者,是为“医籍之冠、方术之大观”。《医方类聚》,全书为266卷,存世262卷,共27000页。它汇辑了152
“中国中成药名方药效与应用丛书”包含3种子书,共10卷。子书一以现代病症分类介绍我国中成药名方,共8卷,分别为①心血管神经精神卷,②呼吸消化卷,③内分泌代谢、风湿免疫、泌尿男生殖卷,④外科皮肤科卷,⑤妇产科卷,⑥五官科卷,⑦肿瘤血液卷,⑧儿科卷;子书二共1卷,为子书一的精华本;子书三共1卷,为子书二的英文版。本丛书是由
中医药学是我国古代科技宝库中的一枝奇葩。它以博大精深的医理,神验奇效的医术济世活人,传承数千年,至今仍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熠熠生辉。中医药学典籍是蕴藏、保存、传播这份宝贵遗产的知识载体,它记载了历朝历代医药学家防病治病的临床经验,方药研究成果及建立在深厚的中国文化基础上的医学理论体系。这些典籍千百年来穿越时空、历尽沧桑
《红炉点雪》八卷,为明代湖州医家陆岳(字养愚)晚年所撰。卷一首论药物制度法、用药主治增损法、药剂准则和煎熬法,以示治病必先识药。其后从卷一至卷八,胪列内、外、眼耳鼻咽喉口齿、妇、儿诸科共计一百余种病证。其体例,每病证先总论,后列方剂、药物及分量,所选方剂有经方,有历代名方,其中还保存了已佚方书中的方剂,如唐代宋侠《经心
《千金翼方》记载了孙思邈在晚年花费近三十年时间所收集的药方,以补其早期巨著《千金要方》之不足,堪称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本书底本为元大德本,由日本江户医学馆影刻。书版据考为光绪初年自东瀛购归,于光绪戊寅年印行于上海,题有“独山莫绳孙补署检”字样。书版摹刊极精,笔划一丝不苟,古意盎然。由于影刻(雕版翻刻)的差错率极
《备急千金要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素为后世医学家所重视。本书将日本江户医学馆影宋刻《备急千金要方》作为底本,重新整理影印而成。该版本于日本嘉永二年(1848年)由官府出资影抄刊行,所用底本为米泽太守上杉氏所藏宋椠本。官方将这一版本与国内所藏唐代真本(仅存卷一)相对照,认为它较当
《圣济总录》,又名《政和圣济总录》《大德重校圣济总录》,宋徽宗赵佶敕编,成书于北宋政和至宣和年间(1111-1125)。该书是北宋朝廷征集民间及医家所献医方,结合内府所藏整理编纂而成,是继《太平圣惠方》后宋代官修的又一部大型方书。 本书共200卷,录方近2万首,主要按病证分为66门。首之以风疾之变动,终之以神仙之服饵
本书共六十二卷,三十六门,六百余类,集数千方。每门先述其病源,每类皆有论说,次以诸方证治,剖理详析,井然有序。内容包括:中风门、恶癞诸风门、伤寒门总疗上、伤寒六经转变诸候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