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渊阁《四库全书(典藏版)》从文渊阁《四库全书》中精选75种书,共有192函1113册。采用传统工艺制作,手工宣纸,双色原大影印,包背装,封面采用天然蚕丝特制耿绢,楠木函盒,樟木夹板,函盒盖刻有该部书籍的书名和所属部类顺序,按经史子集顺序分放于四组楠木书柜。全球限量1000套,提供编号珍藏证书。
诸子是我国古代思想学术史上一颗颗耀眼的明珠。他们各自成派,著书立说,被后世称为先秦诸子。子书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著作从不同的角度总结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哲学、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认识,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份十分珍贵的精神遗产。本书据清代以出版古籍为主的著名民间出版机构扫叶山房1919年所
本书是《钦定四库全书》史部中的《徐霞客游记》。全书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成就。在记游的同时,还常常兼及当时各地的居民生活、风俗人情、少数民族的聚落分布、土司之间的战争兼并等等情事,多为正史稗官所不载,具有一定历史学、民族学价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该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书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影印。
钦定四库全书,
本书按经、史、子、集四部编排,基本上做到不遗漏各家代表作。
本书主要是从古文献、史书、文集中,将分散的零星的有关资料,选取优良底本,集中进行加工分类,既有历代统治者的言论,也有兴亡历史事例。是研究新旧政权更替时期社会文化制度转型的宝贵文献。有历史的经验,也有历史的教训,更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十三经古注》共二百九十卷,由金蟠、葛燕编订,历时三年,于崇祯十三年告竣。汉晋古注分别为:《周易》十卷(含略例一卷),王弼、韩康伯注;《尚书》二十卷,孔安国传;《毛诗》二十卷,毛亨传;《仪礼》十七卷,郑玄注;《周礼》四十二卷,郑玄注;《礼记》四十九卷,郑玄注;《春秋左传》三十卷,杜预集解;《春秋公羊传》二十八卷,何休
中国历史上的对外文化交流有两条道路:一条是丝绸之路,传播中国的物质文化;一条是汉籍之路,传播中国的精神文化。丝绸之路主要是中外物质文化交流的道路,这是举世公认的。丝绸之路(silkroad)的概念,是十九世纪后期由德国学者提出的。各国研究者接受了这一概念,并习惯用它来解释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但是,现在看来,这一概念
《八旗丛书》,富察恩丰辑,钞本,是专收旗人(含满洲、蒙古、漠军)著作的综合性丛书,现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世间唯此一本。哈佛燕京图书馆曾将《八旗丛书·域外汉籍珍本文库(套装上下册)(繁体竖排版)》拍成清晰照片公布,《八旗丛书·域外汉籍珍本文库(套装上下册)(繁体竖排版)》即据此照片点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