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是元好问诗文集,最初由严忠杰在元世祖中统三年(1262)编录成集,张德辉类次,前有李治、徐世隆二序,后有杜仁杰、王鹗二跋,诗文共四十卷。元刻中统本《遗山先生文集》收诗1280首,编为十四卷,只分体不编年。这是最早的遗山集,也是元好问诗歌在后世得以流传的第一文本和载体,它确定了遗山全集系
如果说英国文学不能没有莎士比亚,那么我们的民族则不能没有鲁迅——他是现代中国的民族魂。发轫于“五四”时期的中国新文学,无论是语言形式还是表现对象,都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新的高峰,而巅峰之上的领军便是鲁迅。相对时代和民族,鲁迅都是超前的,其作品中蕴藏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使我们在继承这笔文化遗产时并不轻松。反复研读鲁迅的经
《史梦兰集》的整理以《止园藏书》及史氏部分稿本、钞本为底本,以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等馆藏本为参校本,再辅以其他材料,对史梦兰的著作进行专业性的校勘点定,共收录其重要著作15种,其史料价值极其丰富。
《国朝文类》,元苏天爵编纂。明以后改称《元文类》,遂沿用至今。本书是元朝诗文选集,共收窝阔台时期至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延佑时期约八十年间名家诗、文八百余篇﹐按文体分作四十三类。元朝官方称该书“虽文字固富于网罗,而去取多关于政治”,把它与姚铉《唐文粹》、吕祖谦《宋文鉴》相比。书中收录之《经世大典序录》,对研究元代史事尤为
《明文衡》,明程敏政编。全书编次依《玉台新咏》体例,分为三十八体,包括代言、赋、骚、乐府、琴操、表笺、奏议、论说、解、辩、原、箴、铭、颂、赞、策问、问对、书、记、序、题跋、杂著、行状、神道碑、墓志、墓表、祭文、字说等。内容比较芜杂,并多台阁体风韵,颇能反映明初文风。明文在中国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四库馆臣以为,研究明初
《东北沦陷时期文学作品与史料编年集成》(全45册)是一部具有史料价值的大型多卷书。该书共介绍了生活在东北沦陷区的主要作家69位,涉及的作品百余人,包括了一直生活在和曾经生活在东北沦陷区的所有作家。对于作家的介绍均编入作家走上文坛或确立文学地位及成名之年,包括作家的自然概况、从文经历、主要活动和创作、文学主张与创作倾向等
詩文集,也就是傳統目録學中所稱的'别集',是個人的文學作品集,記録了作者的經歷、情感和思想,反映出作者所生活的時代和地區的社會面貌、風土民情,對後世的研究者而言,是關於作者本人和當時社會的手資料,可以勾勒出豐富真實的歷史畫面。《國家圖書館藏清人詩文集稿本叢書》選取國家圖書館所藏清人詩文集稿鈔本近百種,分輯出版。辑收入十
本书精选了鲁迅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作品近三百篇,包括小说、散文、诗歌、讲义、杂文,是鲁迅各个时期创作精华的浓缩。
本书从近千种清代家集(家族诗文集汇刻)中选辑重要者183种,以区域排序,汇为一编。入选者皆为数代书香之家,绵延不绝。如黎庶昌辑《黎氏家集》、冒广生辑《如皋冒氏丛书》、方昌翰辑《桐城方氏七代遗书》、潘承弼辑《陟冈楼丛刊甲集》、朱珔编《紫阳家塾诗钞》等等。这些家集既有较高的文学鉴赏研究价值,又有着重要的史料钩沉线索,是研究
基本信息商品名称:陶渊明集-全3册-精注精译精评出版社:线装书局出版时间:2014-12-01作者:陶渊明译者:开本:其它定价:760.00页数:423印次:1ISBN号:9787512016286商品类型:图书版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