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电视视听年鉴(2021)》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综述、专题、电视收视数据和广播收听数据。本年鉴不仅从视听环境、受众特征、频道/频率与节目竞争、广告投放与竞争等方面对2020年中国电视收视和广播收听市场进行了全景式的描述与分析,还对传统电视及广播节目的收视收听及创新发展等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收视
本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力求全面、准确地记述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的历史,用史实说话,努力体现学院的历史传统与特色。
《上海市级专志·华东理工大学志》为上海市二轮规划市级志书项目中事业单位专志中的一本。该志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力求全面、准确地记述华东理工大学1952年至2020年发展的历史,用史实说话,努力体现学校的历史
1928年6月,国立中央研究院正式宣布成立。出于研究需要,中央研究院组织人员,对当时出版的报纸进行了大范围的梳理,并将其中可资利用的新闻,进行了剪辑汇编。从分类言,这批剪报分为“物价”“产业”“交通”“财政”“农产”“国际”“水运”“商人”“工人”“资本家”“税捐”“山利”等各个门类,几乎涵盖了当年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
本书分为“新时代幼儿教育理论”和“幼儿园教学模式的新时代”两篇,包括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蒙台梭利教育、华德福教育、课程改革成为教学模式革新的奠基石、儿童观的演进是教学模式转变的加速器等。
本书选编自《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学研究”栏目2010至2021年所刊文章。所选22篇文章,涵盖编辑学理与编辑学家、编辑史与出版史、期刊史等研究,既呈现学术创新、学术坚守,也彰显赓续发展、薪火相传。从中既可以领略不同学者的治学门径,了解本栏目的风格风尚与品质品格,又可以管窥这10余年来中国编辑学理论和历史研
本书是一部关于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志书。全书以《四川省志·武侯祠志》为基础,补充2006-2020年相关材料,分为上下册,上册包括陵寝祠庙、建筑园林、文物、艺文、人物等五篇,下册主要是博物馆建设及管理篇。全书完整展示了成都武侯祠从产生到今天长达1800年演变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作为成都武侯祠最为全面、详实的资料总集,本书内
《做——中国2021》(中英双语)是由资深艺术媒体人曹丹联合国际著名策展人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UlrichObrist)共同主编的艺术实践指南手册,来自全球的108位华裔艺术家的艺术创意,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时随地实践,重新认识艺术的定义与生活本身的魅力,同时也是艺术策展形式的
本书分为《玉器篇》和《书画篇》两册。《玉器篇》所列罗氏家族收藏的中国古代玉器共115件,既有清代乾隆宫廷仿古风格玉雕,亦不乏唐宋、秦汉、春秋战国、商周乃至新石器时期风格之玉作佳品;器型则有章、瓶、灯、炉、熏、碗、尊、盘、枕、戈、璜、钺、琮、璧、壶、插屏、造像、文房等等,可谓包罗万象;匠作工艺则在广藏清代乾隆工的基础上,
籍题跋的盛行是在清代,这从现存古籍题跋大都是清人所为的表象中即可得出结论。而究其根本,是因为目录、版本、校勘之学真正成为专门、成为显学是在清代,而这又与清代汉学的兴盛有着密切关系。汉学家们整理古籍,由群经而至于子史集类,莫不以辨别真伪为要务,于是检目录、择版本、施校勘成为做学问的必要前提。每得一书,有所发明,便缀语题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