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图片为主,附以文字说明,展示了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所辖部分村庄的自然风物、文化古迹和村容村貌,也有对这些村庄各个历史时期发展足迹的反映,以及对历史名人和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的挖掘、缅怀和传承等。既能为后人研究利津历史提供资料,也能为党委政府在制定村庄建设规划、保护历史文化古迹、发展乡村旅游业等决策时提供有益参考。同时
该书是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史志研究室组织的太谷旧志影印出版项目的成果之一。将晋中市太谷区图书馆馆藏善本民国版《太谷县志》原样影印,集中展现了这一珍贵版本的历史风貌。该志上承明万历《太谷县志》、清乾隆四年《太谷县志》、乾隆三十年《太谷县志》、乾隆六十年《太谷县志》、咸丰《太谷县志》、光绪《太谷县志》,下启第一轮、第二轮太谷
本书收录清代金石著作《金石萃编》(卷四十一至卷八十六),希冀为长安学、地方史、学术史及中国古代文化研究提供资料,以促进学术研究及社会文化的发展。
《嘉庆四川通志》,清常明、杨芳灿等纂修。二百零四卷。常明,满洲镶红旗人,曾官四川总督。杨芳灿,字容裳,江苏无锡人。乾隆拔贡,官知县、户部员外郎。著有《真率斋稿》《芙蓉山馆诗词稿》等。《嘉庆四川通志》有天文、舆地、食货、学校、武备、职官、选举、人物、经籍、纪事、西域、杂类等十二志。其中所记沿革、江源、堤堰、边防、土司有较
康熙《永宁州志》由谢汝霖纂修。谢汝霖,字用弼,福建长乐人,康熙四十年(1701)任永宁知州,“兴利除弊,多善政”该志分兴地、建置、食货、秩官、秩祀、选举、人物、艺文八卷,“于历朝兵事殊无所记录”。现存康熙四十一年(1702)刻本。光绪《永宁州志》由姚启瑞修、方渊如纂。姚启瑞,字缦云,监生,安徽桐城人,光绪五年(1879
《北京旧志集成·昌平志辑》收录历代官修昌平县志,包括《[隆慶]昌平州志八卷》、《〔康熙〕昌平州志二十六卷卷首一卷》、《〔光绪〕昌平外志六卷》一卷、《〔光绪〕昌平州志十八卷》八卷等,采用线装形式出版,该书即是研究昌平的历史、文化、地理、人文的宝贵资料,也是收藏和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方式,不仅较为完整地对北京地区传承至今的明清
本分册为《九龙办事处村志》之东贾分册。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修史修志工作的指示精神,根据全国地方志相关领导部门的具体部署,郑州市地方志办公室近年来推出一批保护乡村文化资源、留住乡村记忆的乡镇(街道)志及村(社区)志,旨在存史问道、打造堪存堪鉴之精品。《九龙村办事处村志》记述了郑州经济开发区九龙办事处下辖村庄的村志。
该书为一部古籍整理作品。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至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赵时春在平凉故里开始编纂《平凉府志》。他以《史记》为范本,遍访乡野,寻觅古迹,查阅史料,厂采博录,历时5年,完成29万字的《平凉府志》。是平凉有史以来首部府志,为明代关中名志之一。是书以平凉为西北要地,旧未有志,因创修之。分十七门:建革、山
沈阳是东北地区中心城市。近代以来,沈阳工商业得到快速发展,为今天沈阳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历史条件。本书共包括十卷,涉及民国时期沈阳市商会、奉天市政公所、沈阳市政府以及有关企业全宗等历史档案。沈阳市档案馆对馆藏档案进行了全面排查,民国奉天市政公所全宗档案共计7187卷,形成时间为1902年至1931年,是反映民国时期沈阳城
本书编辑出版是系统地记述上起初民生活的原始时代,下迄2020年,约870万字。按照历史时间顺序,用新视角、新观点,突破以往历史著作的政治军事史、革命斗争史框架,以更宏观的视角观察历史。在资料上,由湖南历史研究和资料收藏部门的专家参与,一批照片为首次公开发表或为极少见,融资料性与学术性于一体。在体例上,以照片为主,分总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