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按国际通用的皮肤病理诊断模式分章节介绍皮肤病的病理表现,包含了上千种常见和少见皮肤病的病理变化。其中炎症性疾病包括海绵水肿性皮炎、银屑病样皮炎、界面皮炎等病理模式;肿瘤性疾病包括表皮良恶性肿瘤、软组织肿瘤、淋巴瘤、黑素瘤、附属器肿瘤等。本书的独特风格是通过表格和图片的形式列出疾病的病理变化,让读者对皮肤病理一目了然
《老老恒言》为清代曹庭栋所著,为老年人养生专著。该书延续了《黄帝内经》的养生思想,并形成了鲜明的养生风格。其养生思想主要体现在“首在养静”“贵在养心”“善于遣兴”“慎饮食起居”“顺应自然”等几个方面。
医案是医生治疗疾病时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连续记录。众多医家不同风格的医案,不仅是我国历代医家临床实践经验的结晶,也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瑰宝。在众多的医案中,既有丰富的医学理论,又有大量的医疗经验;既有辨证方法,又有处方用药;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既有详明者令人百读不厌,又有简要者令人寻味无穷;既有一般病而
《颅内动脉瘤》原著由美国ENRG的36个中心、110多位专家联合编写,共45章。本书以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为核心,涉及颅内动脉瘤的流行病学、基础研究进展、临床救治最新技术以及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材料、方法、患者康复等,介入治疗和开放手术相补充,充分体现了当前颅内动脉瘤临床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数据丰富详实,病例典型直观
本书又称《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作为一本综合性的医书,《黄帝内经》在黄老道家理论基础上建立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
本书是我国医学史上较为有价值的内科专著,论述各种常见病的脉因证治,包括中风、中暑、暑证、湿证、疟证、霍乱等。全书共两函十一册。由明末著名中医学家沈颋编撰,他的弟子、清代医师马俶增订校补。两代医家,风流荣光接续而上,共行悬壶济世之善举。沈颋(1625-1697),苏州人。字朗仲,字济世,号鄂渚可人,生于医学世家,与其兄沈
本书对苏沪地区古籍文献做了系统整理。首先标明书目卷数及存、佚、未见、阙等情况,介绍作者;书目正文载录原书序跋及作者传记,载录目录学著作有关提要、按语,搜集史传、方志、宗谱、墓志有关记载等;所附按语则载录考证结果,表明别名和版本,考证真伪,简述内容,记录演变过程或收录的丛书,孤本、稿本、抄本等珍稀版本则载其收藏单位,末附
田伟主编的《临床路径释义(骨科分册)》在2018版《临床路径释义·骨科分册》基础上,对已出版的19个病种临床路径释义进行了修订,同时新增72个病种临床路径及释义,是对目前已发布的骨科临床路径较完整的总结和解读。本次《临床路径释义·骨科分册》的修订,核心是强化临床路径的可操作性。基于此目的,我
本书是为了帮助美学牙医治疗不美观的牙齿排列、颜色、形状等问题,换句话说,本书教你如何提高患者微笑的美感,同时也具备功能性。主要内容及特点:1.系统化美学评估方法;2.选择合适的材料;3.超薄瓷贴面基本原理;4.瓷贴面牙体预备,5.咬合不正:前牙;6.咬合不正:倾斜型前牙;7.瓷贴面设计失败分析;8.黑色三角形解决方法。
本书是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麻风病隔离防疫史料整理与研究(1368-1978)(20&ZD223)”成果之一。主要收集整理了近代以来,尤其是民国时期麻风病期刊1种,并从期刊、报纸中析出了大量麻风病资料。这些资料来源广泛,内容上涉及不同历史时期政府和社会麻风隔离防疫的观念、实践与社会制度变迁等。资料对厘清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