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通过对科举文献进行深入整理研究,古为今用,为当下的人才选拔制度、改革等提供借鉴。基于科举文化研究的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举文献得到发掘利用,并取得了诸多成果。本次出版的《林介宇张文达藏稀见清代科举文献汇编》,所涉内容时间跨度长,最早为清雍正时期,最晚为宣统时期;地域范围广,如仅乡试卷即包括顺天、江南、山
中国秘密社会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辛亥革命时期,日本人平山周将对中国华南社会的考察报告出版,名为《中国秘密社会史》,这是最早把两大秘密团体秘密教门和会党置于一起的著作。后来中国学术界引进秘密社会这个概念,把教门和会党合称为秘密社会或秘密结社。 从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来看,中国秘密社会可分为秘密教门和秘
本书是一部系统汇编广东省档案馆收藏侨批档案的文献资料集。侨批是清代以来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华侨华人通过民间渠道寄给家乡眷属的书信与汇款凭证的合称。2013年6月,侨批档案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广东省档案馆收藏侨批档案1.6万余件,是收藏侨批种类最齐全、覆盖面最广的国家综合档案馆。本书从馆藏涉及侨批
《华侨汉文著作集成》影印收录历代华侨汉文著作80种,著作者近50人。著作者收录标准有据,均为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华侨华人百科全书·人物卷》所收入人物,生年跨度为明中期至1901年。著作者有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家陈启沅、土木建筑结构专家蔡方荫、土壤学家熊毅、中国现代语言学家赵元任、地质学家杨钟健、文化人类学家林惠
本书主要研究农村妇女与家庭、家族、宗族、村庄、市场、国家、政党等的互动、互构关系以及农村妇女自身的发展变迁历程。本卷记录了冯福如、李志兰等40人的口述内容。
本书选取启功所藏八股制义典籍共39种,分为4类:经义释读类,如《御案诗经备旨》《寄傲山房塾课纂辑春秋备旨》;制义范文类,如《国朝历科元墨正宗》《仁在堂全集》;试帖诗范文类,如《试帖青云集注释》《谐声谱》;科考试卷类,如《道光甲辰科会试闱墨》《江苏试牍》。每种书均撰有提要予以介绍,包括每部书的准确名称、编著者、册数、刊刻
本书主要研究农村妇女与家庭、家族、宗族、村庄、市场、国家、政党等的互动、互构关系以及农村妇女自身的发展变迁历程。本卷记录了吴树芳、邱淑兰等42人的口述内容。
本卷收录了两个村庄的调查报告,爪营寨和沈坊前村。两份报告均从村庄由来、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治理六方面,重点对村庄的传统形态进行深描,兼涉其历史变迁与现状,全景式展现了相应地区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与组织形态,为深入了解黄河区域村户社会的底色与特质提供了翔实的一手资料。
本卷收录了两个村庄的调查报告,二百户村和白寺村。两份报告均从村庄由来、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治理六方面,重点对村庄的传统形态进行深描,兼涉其历史变迁与现状,全景式展现了相应地区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与组织形态,为深入了解黄河区域村户社会的底色与特质提供了翔实的一手资料。两篇报告末尾均附有调查小记与调查日记,着重记录驻村
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是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为了适应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晚清民国时期,政府做出一系列努力,对相关经验、理论进行推广与研究。本书搜集整理了近代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相关文献十余种,影印出版。根据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为中央、地方政府颁布的法令法规、统计数据、部门工作汇报,如《光绪三十二年份京师外城巡警总厅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