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佛西文集》分为六卷,基本囊括了熊佛西戏剧理论著述,以及他创作的剧本、小说、散文以及各类札记等。熊佛西是中国戏剧大众化,民族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主张通过戏剧”教化“民众,改造社会。他长期从事和主持戏剧教育工作,对中国话剧教育基本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其理论作品主要有《佛西论剧》《写剧原理》《戏剧大众化
由著名戏剧家潘侠风创办的《游艺画刊》是以戏剧艺术为主体的娱乐性、综合性的半月刊。1940年4月创刊,1945年9月终刊。画刊设有戏剧、电影、杂耍、艺术、文艺、漫画、台球、国术、象棋、词谱、小说等十几个栏目。每期都配发数幅京剧名伶彩色演艺照片,并都有主编潘侠风的编者话。各期经常刊载著名报人娱园老人(戴愚庵)、聊公(即张聊
本书收之曲话、曲韵”而成的,共收35种,由中华书局排印出版。随着戏曲研究的深入,戏曲史料汇编工作逐渐走向专门化和系统化。例如,为适应研究北京戏曲流变、发展的需要,出现了一批专门汇印清代和近代北京戏曲史料的书。其中,有至德周明泰(志辅)于1932年辑录的《〈都门纪略〉中的戏曲史料》、《道咸以来梨园系年小录》、《五十年来北
本书内容包括包括开启海派话剧之门--新剧、上海现代话剧雏形--爱美的戏剧、开展剧场艺术--上海现代话剧的成熟、荣登娱乐消费榜首--异常繁荣的话剧商业演出、回归常态--抗战胜利后的上海话剧、海派话剧的另一翼--被称为“改良文明戏”的通俗话剧,此外,还附录了“从上海出发--抗敌演剧队的遗珍”,反映了“中国剧作者协会”和“抗
《三六九画报》创刊于1939年11月,创办人为朱书绅,逢三、六、九日出版,至1945年10月停刊,共刊行36卷。该刊以介绍世界知识、提高文化水准、发挥戏剧艺术、提倡正当娱乐(《休刊辞》)为宗旨,经常为该刊京剧部分撰稿的有张聊公、陈墨香、景孤血、翁偶虹、冯愚麟、汪鑫福、黎朔、松声等诸多资深的京剧史研究者、剧评
本书精选《戏曲研究》1957年至2020年发表的优秀文章结集出版,其中涉及的主要内容有:戏曲理论美学、戏曲史学研究、戏曲文学、东方戏剧、表导演艺术、比较戏剧等,著名的戏曲表演艺术家如梅兰芳、程砚秋、盖叫天,以及著名的戏曲理论家龚和德、张庚、郭汉城等的理论文章均有收录,例如梅兰芳的《演员谈表演艺术:要善于辨别精、粗、美、
一部完整记录从话剧诞生到新中国成立剧场艺术发展进程的演出史。还原真实演出现场,撷取珍贵演出评论,钩沉详实剧目内容。填补影像资料空缺的的50年中国现代剧场演出实况。重现那些过去了的剧场时光碎影,重温中国话剧艺术家们的生死誓言与行动。著名戏剧理论家谭霈生先生作序全六卷倾力呈现。
本丛书是十三五规划项目,是在北京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京剧谈往录》(共四编)基础上修订、扩充而成。丛书编委会由迟金声、钮骠等京剧大家领衔,组织老中青三代学者,根据“亲历、亲见、亲闻”的原则,以原书内容为主要框架,从京剧发展历史的学术研究角度,扩大作者范围,增选重要名家、事件的相关篇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老一代京剧艺
此书汇集了民国时期的戏剧类刊物种。其中出版地有北京、上海、天津、四川、广西、南京等。刊物内容极为丰富,有大量的剧照,剧情介绍,曲目广告,戏剧评论,诗歌,剧本,小说、演员简介和表演动态等有:《戏剧月刊》、《戏剧与文艺》、《戏剧丛刊》、《国剧画报》、《剧学月刊》、《戏剧周报》、《半月剧刊》、《十日戏剧》、《戏剧时代》、《新
本书对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演出团体、演出剧目、演出情况、戏曲人才、创研机构、人才培养机构、制作机构及皮影戏、木偶戏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