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植物标本馆成立于1864年,是世界十大植物标本馆之一,目前由6个标本室(A、AMES、ECON、FH、GH、NEBC)组成,馆藏植物标本500余万份,其中有模式标本10万余份,特别是有中国维管束植物模式标本1万余份(含主模式、等模式、后选模式、等后选模式、新模式、等新模式、附加模式、等附加模式、合模式、等合模式
书中所收录的模式标本是在同一学名下(种、亚种、变种、变型)遴选出1份或2份(雌株和雄株标本或花期和果期标本)重要的馆藏模式标本,经整理并扫描后编撰而成《哈佛大学植物标本馆馆藏中国维管束植物模式标本集》(共11卷)。 全套书共收有模式标本5459份,含1405份主模式、2842份等模式、12份后选模式、48份等后选模式
《哈佛大学植物标本馆馆藏中国维管束植物模式标本集(第7卷)》包括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卫矛科至猕猴桃科的模式标本(翅子藤科、省沽油科和茶茱萸科排在第6卷,鼠李科编排在第5卷),共479份,含133份主模式、236份等模式、2份后选模式、3份等后选模式、1份新模式、33份合模式、65份等合模式、6份等副模式,隶属于14科
本书共收录延边地区野生植物209科2035种(其中,地衣类和苔藓植物7科7种,蕨类植物21科73种,裸子植物3科19种,大型真菌43科361种,高等植物96科1466种,引种栽培及半野生植物39科109种),每种植物项下记述有正名、别名、学名、形态、生境、分布、用途等7个方面内容。
该书是作者以通俗易懂且不失学术描绘的解说,编写成即可以作为科普资料,又可以作为《植物分类学》《药用植物学》专业的参考教材和有关课程的实习指导用书,还可以作为广大植物学工作者、中药材工作者等与生态建设、植物保护、植物资源开发有关工作者研究与学习的综合性工具书。
本书在大量野外采集标本和拍照的基础上,记录了阿拉善地区植物93科388属913种,其中,蕨类植物6科7属13种,裸子植物3科5属14种,被子植物84科376属886种。按照《中国植物志》进行了系统排列,同时参照《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0版)对部分植物科属种名进行了修订,每个植物种配有特征描述、生态类型及分布区域,以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加那利群岛的植物资源。内容包括:加那利群岛自然概况、名称、学名、同义名、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境、海拔、植物栽培及相关文献。部分植物的利用也包括在内。本书英文版图书,共两卷。卷一包括石松、蕨类植物21科30属63种;裸子植物3科4属8种1亚种;被子植物71科275属854种(含变种和亚种);第二卷收录了
《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导论(英文版)》收录了我国植物园迁地栽培的植物15812种,隶属于312科、3181属。包括蕨类植物59科168属835种,裸子植物12科53属299种,被子植物241科2960属14678种。每个科内按属、种拉丁名字母顺序排列,并附有代表种的彩色照片。
《哈佛大学植物标本馆馆藏中国维管束植物模式标本集(第4卷)双子叶植物纲(3)》中的采集人根据《中国植物标本馆索引》(傅立国,1993)书写,采集地根据《中国地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地名索引》(国家测绘局地名研究所,1995)书写。本套书是一部研究与鉴定中国植物的重要著作,可供国内外植物分类学者及有关植物学科研、教
本套书是一部研究与鉴定中国植物的重要著作,可供国内外植物分类学者及有关植物学科研、教学和生产部门人员参考。《哈佛大学植物标本馆馆藏中国维管束植物模式标本集(第5卷)双子叶植物纲(4)》包括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科和鼠李科的模式标本,共537份,含170份主模式、174份等模式、1份后选模式、5份等后选模式、60份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