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湛若水的上述重要性,历来的中国哲学史著作对其人其学多有讨论,譬如湛若水与陈献章、王阳明的学术异同问题,湛若水自身的思想演变历程等,均为学者们再三致意的重要问题,但迄今仍然聚讼纷纭。主要原因在于,现存湛若水著作有数百卷之巨,版本系统较为复杂,重要刻本分藏海峡两岸,造成相关文献整理出版的严重滞后。本次整理工作在细致全面
程智(1602~1651),字子尚,又字极士,道号云庄,安徽休宁会里(今商山镇洪里)人,南宋大儒程大昌(1123~1195)后人,程伊川17世孙。程智学宗孔孟、深悟易数、会通三教、人道独辟、哲思精透,是明清之际重要的哲学家,由于各种原因,其著述传世极少,几近匿迹,鲜为人知。 著名学者王汎森认为:程云庄是中国近三百年学术
阳明学是儒学重要的一门学派,盛行于明朝中晚期,对整个东亚都有较大影响。王阳明喜讲学,强调师友之间的切磋,其去世之后阳明学发展为一种文化运动。黄宗羲将明代中后期的王学分为了浙中、江右、南中、楚中、北方、闽粤、泰州等支派。各支派著作颇丰。《阳明学文献大系》首批1-3辑共208册,收录了明武宗至清初130年间,100多位阳明
国学经典,精心设计、精致美观,烫金工艺皮面精装;装帧精致结实耐用,锁线精装随意翻阅不掉页;原著正版精读原典,配备原文+简明的注释和白话新解;精美插图,生僻字、多音字、多义字一网打尽,书中穿插大量图片,为阅读增添兴趣。
古籍影印。《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宗师王阳明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集中体现了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是了解阳明心学*经典的入门必读书。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明隆庆六年谢廷杰刻《王文成公全书》卷一至卷三所收《
本书是批判心学、改造理学的重要著作,对于研究理学演变史具有重要价值。前后凡六卷,并得附录一大卷。作者表示写此书的目的是继承儒家的传统,批判各种似是而非的理论。其中,主要批判佛教唯心论和王守仁的良知说,同时批判地改造程朱理学。在理气、道器、“理一分殊”、“格物致知”等问题上,提出了重要的唯物主义思想。在天理与人欲问题上,
为吕柟讲学语录汇编,由其门人辑录整理而成。吕柟受业于薛敬之,独守程朱之学。其学以穷理实践为主,斥王守仁“良知”学之非,议论一以程朱为归,此书基本上概括了吕柟思想学术的精华,全书充分体现了吕氏的上述学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