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本珍品名家系列(第一辑)”是当前国内首次对中国建本古籍名家文献进行系统整理、保护、研究的丛书出版项目。本项目是丛书的首批示范品种,选品为宋代刻本,为当前流传于世的建本古籍的最佳版本,版本价值、学术价值珍贵。同时,项目对古籍进行学术分析,对相关版本图书的学术背景、版本源流等深度考证,再现了宋代文化发展、图书出版、
本书是鲁迅著作合集,全20册,以1956年初版的《鲁迅全集》为底本,重新编校整理,重新编排,可作为学习或研读鲁迅的参考,并兼具一定的收藏价值。在编校方面,除了将原版的繁体竖排转换为简体横排之外,仅改正了原版里个别的文字、标点和知识性的错误,统一了一些经常出现的前后不一致的人名和地名等。原版中大量鲁迅习惯的用字、用词和翻
本文集对沈从文的作品进行重新编校、整理和出版。包括小说《边城》《长河》《山鬼》《八骏图》,书信《正当最好年龄》,小品文《向星光取火》,游记《湘西》,传记《无从驯服的斑马》,诗歌《萤火》,童话《阿丽思中国游记》,杂文《给青年朋友》,文论《用人心人事作曲》等文学经典代表作品,充分体现文体多样性和作品可读性。
这是内蒙古已故著名作家阿云嘎的作品文集,包括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散文随笔、儿童文学、创作谈等,还有国内作家、评论家对阿云嘎的评论等等。文集中包括他的长篇小说《满巴扎仓》,这部作品发表和出版后,在国内文学界具有一定影响,被认为是后新时期以来,蒙古族小说创作,乃至中国少数民族创作的重要收获。而他的短篇小说,比如《大漠歌》
为了继承传统文化,抢救收集整理县历史文化资料,编者经过十数年努力,将所收集到的盱眙古人诗文集汇编成册,名之为《都梁遗馨》。该书共分八卷,收录有唐代末年重要诗人、诗歌理论家司空图的《司空表圣诗文集》;有性情豪宕不羁的元代诗人陈柏的《元峤集》;有明朝“横槊赋诗”的王侯将帅李言恭的《青莲阁集》《李公子集》《贝叶斋稿》;有“著
《贾平凹文选》为贾平凹的最新自选集,共计三十卷,其中包含长篇小说十八卷,中短篇小说四卷,散文杂文五卷。文集集中呈现了贾平凹不同时期的小说、散文随笔等创作成就。内容丰富多彩,创作风格多样,是一套丰富、厚重。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杰出代表,贾平凹以其独特的视角,通过一部部文学精品,为海内外读者展现了中华文化浑厚的底蕴、中国人多
路翎(1923—1994)于1938年开始发表作品,抗战胜利前后即已成为“七月派”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1954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55年后中断写作。1981年“复出”,焕发出新的创作热情,直至逝世未曾辍笔。其创作生涯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致有“一生两世”(冀汸)之说。其前期创作史有定评,学术研究中讨论较多、读书
贵筑(今贵州贵阳黄氏为晚清文学世家,书香门第。黄辅辰、黄辅相及辅辰子黄彭年、孙黄国瑾,一门三代四位进士,皆有著述。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于20世纪50年代购入黄彭年孙黄襄成保藏的一批黄氏藏书,其精华部分为黄氏及其亲友的著述稿本、抄本及批校、题跋本,共30余种。《贵筑黄氏手稿辑存》选取其中的手稿本部分进行影印。这些手稿或者未
作为成长于改革开放时代的学人,陈平原教授的研究展现出了一种广开风气的博雅视野。他由现代文学研究起步,关注作家作品中的人文意识;在九十年代转向学术史研究,从学人精神到学科体制再到述学文体;之后关于文化史、教育史的研究,更体现出了一种不断开辟新领域,在多元视野中拓展学科疆域的努力。近日,商务印书馆整体出版《陈平原文集》,汇
巴山蜀水,人杰地灵,文学创作层出不穷,而编选诗文总集,弘扬文学传统,也是巴蜀人历代相继的传承。巴蜀学者好编总集者甚多,至清代尤盛,清蜀人所编大型总集数量可观,历来受到出版行业关注,不少大型丛书亦有收录。然而清蜀人总集数量之多,仍有许多未经整理出版者,本书搜集较为稀见之清代蜀人总集十二种汇编,其中包括清代蜀人著作选本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