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散文、诗词、演讲三个部分。散文部分是作者对嵩山文化的文学总结,用诗文穿插、叙议结合的方式,描绘了嵩山和少林的景色、蕴含的文化、历史的影响。诗词部分收录了作者多年来所创作的有关嵩山、少林等的诗作及各专家学者对诗作的鉴赏。演讲部分收录了作者在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等地的演讲,内容涉及少林文化、中国武术文化、家风建设等
全书1000卷,为古代诗文总集,属文学类书。宋太宗赵炅命李昉、徐铉、宋白及苏易简等二十余人共同编纂。全书上起萧梁,下迄唐五代,收录诗文名家近2200人,文章近20000篇,所收唐代作品最多,约占全书的十分之九。卷帙极为浩繁。2020年10月30日,此书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为宋朝四大类书之一。选材局限与《文选
张应遴万历三十八年(1610)编纂而成的《海虞文苑》二十四卷是一部重要的断代性地方文学总集。《海虞文苑》兼收各种文体,包括赋、诗、词、文、杂著各类。诗则细分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杂体;文则涵括奏疏、书牍、记、序、传、议等二十多种。该书以一代一地之文学,成如此规模的文苑总汇,令人惊羡不已,于延续地方文脉,补
本书是一部汇集“三苏”(苏洵、苏轼、苏辙)诗文总集珍稀版本的古籍影印图书。此次结集,选取宋以来精选、精校、精刻、精注的“三苏”诗文合集,共20种,其中,宋刻本5种、元刻本1种、明刻本8种、清刻本2种、民国本1种、朝鲜铜活字本1种、日本刻本2种,皆是此前未经影印者。“三苏”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代表性例证,汇编、影印海内外“三
本书为《苏州全书》中的一种,归属甲编,采用影印方式呈现。《赐闲堂集》四十卷,明申时行撰。是集赋、诗共六卷,文及杂著共三十四卷。为万历四十四年(1616)其子申用懋编,李维桢、冯时可、邹元标、焦竑为之序。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申时行以进士及第,官授翰林院修撰。历任左庶子、少詹事兼侍读学士、詹事兼侍读学士。万历三年(
《鲁迅著作初版精选集》以鲁迅生前未完成的《鲁迅三十年集》书目为蓝本,选取了22部23本鲁迅著作初版本以影印方式制作,包含书目有:《呐喊》《中国小说史略》(上、下)《热风》《华盖集》《彷徨》《坟》《华盖集续编》《野草》《朝花夕拾》《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鲁迅自选集》《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集外集》
《三苏总集版本荟萃》拟收集宋、元、明、清版,以及日本、朝鲜版三苏总集的代表性、典型性版本数十个。这些三苏总集,绝大部分是三苏诗、文或诗文的选本,只有少量是诗、文或诗文全本。按照目录学,经史子集的集部之中,有总集、别集两个子类。别集指一书正文之中只有一个人的诗文,而总集是指一书正文之中至少有两个人的诗文。目前还没有出版过
本书内容包括:《吴都文粹续集。1》、《吴都文粹续集。2》、《吴都文粹续集。3》、《吴都文粹续集。4》、《吴都文粹续集。5》、《吴都文粹续集。6》、《吴都文粹续集。7》、《吴都文粹续集。8》。
林散之先生是20世纪中国书坛的璀璨明星,其书法创新融合了绘画笔墨与书法线条,以“瘦劲飘逸”的草书风格独步天下,被誉为“当代草圣”。不仅如此,他的绘画与诗词同样造诣深厚,被赵朴初、启功盛赞为“当代三绝”。《林散之全集》历时6年编撰而成,全书共7卷,收录作品2000余件,诗文3000余首,集林散之书、画、诗之大成,全方位展
八旗文学选本,是总集的一种重要形式。本书汇集八旗诗词选本和八旗文章选本共十七种,其中既有刻本,如《杭防诗存》、《柳营诗传》、《梓里文存》等,又有抄本,如《杂抄八旗人诗》《杂抄八旗人文》《旗下闺秀诗选》等,这些文献包含了近六百位八旗作家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八旗文学选本的整理及汇考,为八旗文学研究奠定了初步的文献基础,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