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以回忆或纪念文章为主体的大型史料性历史文献图书。本书以20世纪初中国近代历史为背景,以辛亥革命前后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以全国政协编辑出版的部分辛亥革命文史资料、地方政协编辑及专家学者编写的一些辛亥革命文史资料、中国政协文史馆藏辛亥革命部分手稿等历史文献为依托,全方位、宽领域、多层级、多视角地描
馆藏辛亥革命前后中外文档案》是一本收录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所藏辛亥革命前后中外文档案的文献专集。全书共收录中外文档案921件(中文606件,英文296件,法文19件),包括大量中外人物的来往信函、电报以及实业、铁路、社会团体创办章程等,主要涵括:(1)辛亥革命前后各地地方事务、社会情形;(2)国内外各界对新生中华民国及国民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中国史学会主持,几乎当时所有国内著名历史学家都参与编纂的一部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大型资料汇编。其编纂时间之长、动用人力物力财力之多、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作用影响之深远,在中国近代史书籍编纂领域中是空前绝后的,也是研究近代史的学者所必须翻看、查阅之资料,故这部书的功用自不必多讲。本编《洋务运动》共8
本书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报刊资料选编》所收19种中文报刊资料的基础上,选择当时5种影响较大的国内时政类中文报刊,收录其中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相关内容,形成《续编》作为补充,包括《大汉报》《湖北官报》《临时政府公报》《民报》《盛京时报》等。本书所收资料形式,包括专电、通电、奏折、上谕、内阁文书、通告、新闻、评论、照片、图片等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中国史学会主持,几乎当时所有国内著名历史学家都参与编纂的一部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大型资料汇编。其编纂时间之长、动用人力物力财力之多、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作用影响之深远,在中国近代史书籍编纂领域中是空*绝后的,也是研究近代史的学者所必须翻看、查阅之资料。本编《北洋军阀1912-1928》卷,共8册,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中国史学会主持,几乎当时所有国内著名历史学家都参与编纂的一部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大型资料汇编。其编纂时间之长、动用人力物力财力之多、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作用影响之深远,在中国近代史书籍编纂领域中是空前绝*的,也是研究近代史的学者所必须翻看、查阅之资料。本编《戊戌变法》卷,共4册,共160多万字,初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中国史学会主持,几乎当时所有国内著名历史学家都参与编纂的一部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大型资料汇编。其编纂时间之长、动用人力物力财力之多、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作用影响之深远,在中国近代史书籍编纂领域中是空*绝后的,也是研究近代史的学者所必须翻看、查阅之资料。本编《义和团》卷,共4册,约200万字,按时间
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本书为这一历史阶段的资料汇编,乃中国史学会主持编纂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的一部。该丛刊作为中国近代史研究方面的大型资料丛编,编辑出版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几种后出,当时几乎所有国内著名历史学家都参与了编纂,其编纂时间之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两国在美、俄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其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因其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和扩大,故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本书为这一历史阶段的资料汇编,乃中国史学会主持编纂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的一部。该丛刊作为中国近代史研究方
本书是中国社会及生态最详细的记录。本书观察与记录的内容包含地理、交通、民族、人口、信仰、语言、教育、医疗、灾疫、习俗、物产、民变、社会变迁等方方面面,堪称一部二十世纪中国国情及各地民情的民族志。同时,又因这些传作者深入内地、深入底层大众,他们的视角及记录很多为中国史籍所未载或语焉不详。同时还必须强调的是,他们拍摄了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