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1985年中华书局影印出版的《清实录》辑录而成,收录了其中关于清代甘肃省中今甘肃、青海两省的史料,并用简化字加以校勘、标点。
《清代黑龙江户口档案选编》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黑龙江将军衙门全宗档案反映了黑龙江地区军事、交通、邮电、外交、社会风情民俗等方面情况及一些重大事件,其中户籍类档案数量庞大,内容丰富。《清代黑龙江户口档案选编》统计旗丁户口、迁移旗户等文件,有盛京、盖州、金州、义州、凤凰城、熊岳、岫岩等处旗丁移驻双城。《清
《岭南文化辞典》是一部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出岭南文化的综合性大型工具书。本辞典选取了非常具有岭南特色、文化内涵和传承价值的名词术语、概念范畴来设置条目,以便力求凸显岭南区域文化特色。本辞典条目设置主要遵循了主题性原则、名词性原则、单义性原则、简明通用原则等原则。根据内容分类编排,共有二十大类。每大类之首设概述条目,下分
黄河文献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的历史见证,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充分挖掘海外黄河文献,从历史维度、文明互鉴视角探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有助于向世界展现黄河文化与中国精神。本项目以海外黄河文献的搜集整理为核心,探讨海外留存的黄河文献,整体总结其文献价值与文化价值,以期揭示黄河文化的主要内涵与精神特质。本丛书收录海外黄河文献1
徐州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有超过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被称为帝王之乡。《点校本徐州古方志丛书》(全6册),对明正统抄本《彭城志》、弘治七年刻本《重修徐州志》、嘉靖刻本《徐州志》、万历刻本《徐州志》,清顺治十一年刻本《徐州志》、康熙二十二年抄本《续
《隆庆昌平州志》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昌平州志,崔学覆纂修,明隆庆二年(1568年)刊行。崔学履是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多次伴驾至昌平视察崔学履。嘉靖四十三年(1564),昌平知州曹光祖请崔学履编修州志。崔学履“考索群集,访求故实,凡切于州者,备载无遗”。四年之后该志完成,由曾参与编修《承天大志》的
本书为“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鸦片战争后,闭关锁国已久的中国在屈辱中重新打开国门。众多外国人出于不同目的来到中国,在中西文明的碰撞和交流中留下来大量日记、纪行、见闻、考察报告。近年来,此类
《(光绪)余姚县志》二十七卷,首末各一卷。扉页有牌记“光绪廿五年秋九月刊成”字样,书前有周炳麟序、邵友濂序以及孙德祖所撰凡例。卷一为疆域志,卷二为山川志,卷三为城池志,卷四为公廨志,卷五为风俗志,卷六为物产志,卷七为祥异志,卷八为水利,卷九为田赋,卷十为学校,卷十一为典祀,卷十二为兵制,卷十三为义举,卷十四为古迹,卷十
《(乾隆)诸暨县志》四十四卷,首末各一卷,乾隆三十八年(1773)刻本。清沈椿龄修,清楼卜瀍纂辑。书前有临汾王亶望、舒希忠、沈椿龄序,另有同纂姓氏、凡例、引用书目、目录等,卷首图八幅。卷一、卷二为建置,卷三、卷四为山川,卷五为古迹,卷六为星野,卷七为祥异,卷八为物产,卷九为风俗,卷十、十一为赋役,卷十二为学校,卷十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