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为民国间邃雅斋借东莞伦明所藏希见清代中期学者著作稿钞刻本汇印。其中如洪颐煊注释《孔子三朝记》七卷,原书久佚,只有《大戴礼记》间录其遗文,真伪不辨,洪颐煊博采众书,搜辑遗文,汇成一辑,又作《音义》附于书后,传本甚少。其他几种为:焦廷琥《三传经文辨疑》四卷、臧镛辑《通俗文》一卷、钱塘《史记释疑》三卷、汪孟慈《尚友记》不
本书共30卷,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详细著录了古越藏书楼所收藏的大量图书,具体标注书名、卷数、版本等相关情况。
遵义市历史上记述的文献著作,最早始于西汉时期,二千年来,名人辈出,著作如林,尤以明清时期最为繁盛,至新中国成立前,各类著作不下千种。据《贵州通志·艺文志》和相关府州县地方志所载录,今黔北地域相关的各类著作就有四百余部。《遵义丛书》以此四百七十余部著作为基础,收录1949年以前本籍作者的各类著作刊本、外籍作者关于遵义地域
钦定四库全书,
本书共12卷,记叙著者所藏和所见作品,所录从三国至明代中期,计有书画家一百四十人,先书后画,书迹四十九件,画迹一百一十五件。并作评论考证,许多作品,录用款识、印记,后附《米庵鉴古百一诗》一卷,题咏历代著名书、画、碑、帖。大致以时代先后为序,以作者为纲,以其流传书画为目,记其名迹的流传、题跋等。
本书涵盖了作者一生关于士大夫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总结,阐述了其家教理念。书中包括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风操、慕贤、勉学、文章、名实等二十篇内容。
本书包括亲士、修身、所染、法仪、七患、辞过、三辩、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等53篇,反映了墨家在政治、经济、哲学、伦理、宗教、逻辑等方面的观点和主张。
本书系统记录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御府所藏历代优秀书法作品,分为历代帝王书、篆书、隶书、正书、行书、草书、八分书等类,每类前系以短叙一篇,其下按时代顺序收录书家小传、品评及其作品目录,共著录197人、1214帖。
本书共20卷,著录宋徽宗时宫廷所藏魏晋以来历代绘画作品,共计画家231人,作品6396件,按题材分为10门,此书体例是每门先做叙论,其次是画家评传,包括籍贯、仕履、才具、故实等,传后再具列作品目及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