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著录清代宫廷所藏古代青铜器的大型谱录,清梁诗正等奉敕纂修,乾隆十四年(1749年)始纂,乾隆二十年(1755年)完书。南书房又称西清,此书编定于清宫南书房,故名。原书共40卷,附录《钱录》16卷,收商周至唐代铜器1529件(包括铜镜),而以商周彝器为多。本书仿效宋《考古图》《宣和博古图》体例荟辑成编。
辽代祖陵陵园位于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辽上京故址),是辽代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陵寝之地,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2010年考古工作者对辽祖陵陵园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基本厘清了《辽史》所载祖陵诸遗存的大体方位,极大丰富了祖陵陵园的实物资料。使人们认识到辽祖陵陵园布局既承继了汉唐陵寝制度的部分精髓,也具有自己
本书是一部展现承德县文物行业各方面发展成果的专业志书,涵盖全县范围内的代表性文物资源、文物管理和文物工作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按照概况、历史沿革、长城本体、结语等几部分,把西长城此次调查的成果完整翔实地公布出来。本体部分,按照地理位置从北到南的顺序,将墙体、敌台、马面、关堡和附属设施等逐项叙述,配以每段墙体线图,精选代表性的单体和墙体,配以照片和线图平立剖面图,为该段长城研究和保护留下珍贵第一手资料。
本书是一部收录甲骨文代表性字形并加以考释的工具书。收录字形按断代标准分列在各时期之下,有助于了解各个时期字形演变的特征;考释文字分解字和释义两部分,博采众长而又有所创新。该字典对汉语言文字研究、古籍阅读与整理、古代社会历史的探明发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出版后,先后荣获第九届中国图书奖二等奖、首届国家辞书奖二等奖。
本书接续《洛阳流散唐代墓志汇编》及《续集》,收录2000年来在洛阳及其周边地区出土的唐代墓志拓片资料300余方。目前这些墓志都流散在民间,或被洛阳本地收藏家及民营博物馆收藏,或被外地收藏家及公私博物馆收藏。在编录过程中,每方墓志编者都加以释文和标点,著录其尺寸、书体、行款等相关信息,并配以拓片图版。书后附有人名索引,便
《方介堪藏吉金拓片集》:本书为著名篆刻家、书画家、收藏家方介堪先生及其子方广强先生收藏金石拓片的系统整理,由方广强主编,国内知名古文字学者、上海博物馆葛亮先生编注。方介堪先生所藏吉金拓片具有类型多样,数量庞大,名家手拓,流传有序等特点,是国内最重要的私人藏吉金拓片之一。《方介堪藏吉金拓片集》分为上下两卷,收入方氏藏吉金
虢国墓地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区北部一道略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土岭——上村岭上,发现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已经过多次钻探和数次大规模发掘,是一处等级齐全、排列有序、独具特色且保存完好的周代大型邦国公墓地。墓地出土资料众多并极具研究价值。1999年,《三门
本书以敦煌的历史背景和故事为主线,通过艺术家们的临摹作品,梳理壁画背后的故事,以壁画作品为主,文字为辅的形式将画册与科普相结合,展现一个全貌的敦煌。这样的方式既有助于加强当代人对敦煌的理解,也可以赋予敦煌壁画全新的生命力。
本书共收录唐代墓志3607方,按志主落葬日期先后为序排列,并以年号为届,各自编号,以便查验。本书录文均采用通行繁体字并加以新式标点,文末注明石藏何地、拓本藏何处。拓本中以周氏自藏为多,无拓本可寻则注明志文录自何书,个别可备考证的伪作也收入而加注“伪”字。本书辑录范围广泛,涉及唐代的各个时期,是治唐史者必备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