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新诗期刊是现代历史上公开出版的发表中国新诗的专门性的期刊杂志。发表于新诗期刊与报纸副刊上的新诗作品在文献学的意义上属于“初刊文本”,往往能够展示新诗创作最初面世之际的原始面貌,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中国现代新诗期刊集成》对1919—1949年间出版的新诗期刊进行影印出版,通过多方的搜集补配,收录了如《北风诗刊》
《施注苏诗》四十二卷,宋苏轼著,宋施元之、顾禧注,此次出版的是清莫友芝批校本。《施注苏诗》是苏诗的一个重要注本,共十册,除施氏所注苏诗四十二卷外,还包括续补遗诗二卷,共收录苏轼诗歌两千六百余首,按照编年的形式排列,每卷开始都注明创作诗歌的时间或背景,收录诗歌内容丰富。《施注苏诗》曾为清代著名诗人、版本目录学家莫友芝所藏
巴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诗歌的国度,汉之司马相如、扬雄,唐之李、杜,宋之三苏,明之杨慎,清之“绵州三李”,耀眼璀璨。巴蜀诗歌一脉相承,与辉煌的诗歌创作相对应的是愈渐成熟的诗学著作,从汉代开始,巴蜀文人就颇为重视诗学评论,诗学文献更是层出不穷,这些诗学文献最初散见于文人们的别集中,后来,更有专门创作诗学著作者,宋有王灼之《碧
本书共分为三个篇章,分别是湖南傩戏概述、剧本、附录。概述部分高屋建瓴地介绍了湖南傩戏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概况;剧本篇章所摘录剧本均源自湖南当地的社会生活;附录部分涵盖了湖南傩戏分布及存续状况(以列表形式呈现)、传承人小传、傩面具、傩歌、傩仪演出等。本书参考傩文化的权威资源,结合相关专家意见,整合傩戏研究的专家系统与民间分类
本书依据宋人耐得翁《都城纪胜》文献记载,以宋代勾栏瓦肆说话四家家数理论为依据,以宋人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开辟”中记载的话本小说名目为对照,并辅以胡士莹先生佐证的宋人话本小说十部为基数,相应辑录出一百余部清代民国稀见说话四家家数话本小说影印出版并撰写提要,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清代以来民间说话艺术四家家数的具体形态及中国民间
《阅微草堂笔记》线装版
《搜神记》是东晋史学家干宝著录的笔记体志怪小说集,原本已佚,今本系后人缀辑增益而成,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其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杂糅佛道,所记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一部分属于民间传说。《搜神记》故事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开创了中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
本书收录湖北省图书馆所藏稀见明清时代诗文总集十余种,均为稀见文献。本辑书目主要包括:明孙矿、余寅辑万历稿本《今文选》十四卷,清韩纯玉辑清稿本《明诗兼》不分卷《近诗兼》不分卷《今诗兼》不分卷,佚名輯、徐恕批校清抄本《明文管斑》不分卷等二十四种总集,所选文人及作品数量、种类众多,不只诗歌,更是兼涉几乎所有主流文学体裁,可为
本书内容包括:工业、工人与南方、北方,文化是工业的投影,文化、知识、学习与教育,三条石历史博物馆、望海楼、“天津之眼”等。
本书精选了30首不同词牌的宋词,并讲解这些词牌的来龙去脉,展现了古典汉语言文字蕴含的音律之美。同时,书中根据词的发展(从五代到北宋至南宋)讲述了两宋时期文人的思想流变,见证了宋朝历史的发展脉络。本书通过宋词来看待中国历史,对于广大读者增强文化自信,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