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重修句容县志》9卷,全书分“考”,“考”下再分目,其中《祥异》和《兵防》为《弘治志》所无。《艺文》部分,全是碑记。《风俗》部分比较具体地叙述了清初句容民间的生活习俗、礼仪风尚、时令食品以及各个季节的祭祀活动,较之《弘洽志》文字生动,内容详实,较为全面的反映了当时的民间风情。
青岛历代方志集成
本书共设图考志、星野志、方舆志、建置志、职官志、名宦志、赋役志、武备志、选举志、人物志、外志、艺文志十二卷。
本书上起立村,下迄2017年12月31日,记载了郭家河岩村的历史和现状。设概述、大事记、基本村情、政治、农业、副业、工业、民生、新农村建设、文化体育、风土民情、人物等类目。
陈甘雨,字应时,号少渠,福建莆田人。公元1544年(明嘉靖二十三年)中进士。公元1545年1547年任莱芜县知县,上任后“修蔽茸颓,率有成效”,在任主修《莱芜县志》。文学家李开先称其“青年博学,有规措之才,警敏之智,临政略无难色而绰有能声,刑清事简”。本书为地方志书,明代陈甘雨纂修,八卷。1963年上海古籍书店据宁波天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新方志目录(全四册)
县志是记载一个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的专书,以翔实的资料保存历史并服务于当今社会的发展。本书稿根据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影印。全书共十卷,卷首一卷,记载了永宁的历史沿革、疆域、山川、学校、艺文等,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县志是记载一个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物、物产等的专书。本书稿根据民国二十六年(1937)刊本影印。书稿共八卷,包括历史沿革、大事记、疆域、水利、物产等,记录了宁冈县的历史发展,保存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本书由通州区文委和通州区图书馆联合辑录、整理而成,它第一次对各类历史文献中有关通州的史料做了全面辑录和汇总整理,汇编成《史籍·方志》《两朝通州志》《河运·漕运》《实录·诸书》《燕行录中的通州》《碑拓·艺文》等十册,是迄今为止有关通州的历史文献的最全面的合集。
全面记述1987-2008年宁海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