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丝绸之路文献丛刊》中的一种,为三部甘肃传统通志的影印类著作,包括《甘肃通志》《甘肃新通志》和《甘肃通志稿》。《甘肃通志》五十卷、三十六目,创修于雍正七年(1729),由甘肃巡抚许容、李迪奉敕编纂,乾隆元年(1736)刊行,后收入《四库全书》中。光绪三十四年(1908),伊犁将军长庚、安维峻在《甘肃通志》的基础上
我社于2015年出版了《民国时期地方概况资料汇编》,受到了学界的关注,但限于篇幅还有很多数据未能收入,为了更臻完备,我们又编辑出版了“续编”,本次出版的是三编。本书收录了有关民国时期地方概况史料六九余种,涉及40余个省、市、县及地区。本书收录的民国地方概况史料有四类,一为全国和地区的概况;二为各省的地方概况;三为城市概
《四川通史》上自先秦,下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书共7卷,400余万字,千余幅插图。经过四川省社科院等科研机构和院校的数十位史学专家四年多的艰苦努力,于2010年3月出版。本套书是迄今为止*全面*系统、*准确、*科学地反映四川历史的权*性著作。本书深入地探讨了四川从古蜀至民国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
《龙江村志全集(套装共22册)》共包含22册,涵盖了除文华以外(文华为新成立2年的村),龙江镇下辖的全部村落。本套书对22条村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介绍,清晰展现了龙江各村一步一步地从历史中发展过来的历程。
此为《中国海疆旧方志(增编)》第十六辑,接第十五辑继续收集整理广东沿海地区地方志二十六种,此辑全部为明、清、民国不同时期的底本,最后成书七十五册。
此为《中国海疆旧方志(增编)》第十五辑,接第十四辑继续收集整理广东沿海地区地方志三十三种,此辑全部为明、清、民国不同时期的底本,最后成书八十五册。
此为《中国海疆旧方志(增编)》第十四辑,接第十三辑继续收集整理广东沿海地区地方志五种,此辑全部为清代的底本,最后成书八十一册。
此为《中国海疆旧方志(增编)》第十三辑,收集整理台湾地区地方志十五种、广东沿海地区地方志三种,此辑全部为明、清、民国不同时期的底本,最后成书六十八册。
本书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图书馆馆藏的基础上,选编了与南海以及相关地区历史文献计英文文献近十种、日文文献近百种、中文文献五十余种以及民国时期中文期刊论文近千篇,时间跨度为二十世纪上半叶,内容涉及政治、哲学、宗教、军事、経済、法律、文化、教育、语言、文学、艺术、历史、地理、自然环境及资源、生物、医疗、农业、工业、
《档案中的独流(套装上下册)》选材于天津市档案馆馆藏天津商会、天津县政府、天津市政府、长芦盐务管理局等多个全宗的档案,上限一九〇八年,下限一九四九年。 为了保持档案的原始性、立卷的科学性,基本上遵循了以案卷为单位整体编排的原则,少量从案卷中抽出放入与内容相称的部分;各部分内部排列顺序是以每个案卷的一个文件时间为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