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书籍共分十卷,编辑历时六年之久。全书力争囊括敦煌的所有艺术门类,包括:敦煌壁画、敦煌雕塑、敦煌绘画、敦煌丝绸、敦煌印染织物、俄藏敦煌文献、敦煌汉文遗书等。目前市面所出版的敦煌类图书,大致收录的为壁画兼顾彩塑,并没有全面展示敦煌美术之全貌,此书的出版正是填补了敦煌美术出版之空白。本书以艺术的门类体裁分卷,各卷以时间先
1959年,在县城东北的南涅水村,出土窑藏石刻造豫1126件。这批石刻造像上自北魏永平元年,下至北宋天圣九年,积累了北魏、东魏、北齐、隋、唐、宋六个朝代的民间石雕艺术珍品,题材大多以佛教活动为主。造像多为选落塔形,即以四面开龛造像的方型石块叠垒成塔形,为国内
历时9年实施的殊像寺系列文物保护工程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的原则实施了殊像寺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现存5座古建筑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的修缮,归安加固了古建筑遗址,疏浚院内排水系统,整修了寺庙的道路和院墙,对清代彩画、假山、石质文物等重要的古建筑附属
《两宋的金石世界(宋代金石学与印学文献实物图像特展图录)》一书,共收录140余件特优级文物,全面梳理两宋金石学的高峰成就(涵盖青铜器实物、图像,官私印章,碑帖,摩崖石刻,书籍等),展示当代学者对宋代金石学发展的再思考与研究,推进环西湖摩崖石刻景观保护建设,让千年宋韵在新时代流动起来、传承下去。
青藏高原丝绸之路的考古学研究
本书共分九章,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玉发展简史、古玉制作过程、古玉收藏中的常见问题、古玉认识的四个误区、孔道痕迹真伪鉴别、古玉表象特征有哪些、古玉入土特征有哪些、古玉鉴定核心三联法、全国仿古玉分布及造假方式。
《中国汉画大图典》以我国历年出土发掘的汉代雕塑和画绘作品为基础,整理汇集出约13000个汉画图像艺术单元,分门别类,形成一套七卷本的以图为字,用图像来解读先秦及汉代社会和文化的图书。本图典一至六卷的图像采自画像石、画像砖、铜镜、瓦当、肖像印等实物之拓片,并辅以门类述要、专题文章等作为说明和补充。这六卷内容分别为人物故事
人类已有200万年的历史,而文献历史学仅研究了人类全部历史的0.2%,没有考古学我们就无从了解人类在没有书写文字的年代,所发生的演化与变迁。当时的人类并未使用文字,因此并未留下关于他们自身的文字记录以供我们研究。人类历史的99.8%需要考古学去解决,考古就是对“哑巴文物”的语言翻译。考古学提供的信息不仅远比典籍文字史料
本书收录乌程汉简350余枚,年代跨度西汉初期至东汉晚期400余年,书体风格呈现多样的面貌,以隶、草为主,少量还带有汉初秦隶意味。全书分为图版、释文二个部分,其中图版分彩色照片、红外线照片两组。图版和释文编排,以内容为序,大致上按纪年简、公文事务简、信牍、抄书简、习字简、医药牍、遣册、道教符牍、图画及文房用具十类。江南地
主编陈松长,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博导,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2011协同创新中心湖南大学分中心首席专家、湖南大学简帛文献研究中心和湖南大学中国简帛书法研究中心主任。《岳麓书院藏秦简(柒)》是继《岳麓书院藏秦简(肆)(伍)(陆)》之后又一秦代律令文献汇集,主要收录剩余全部有关秦律、秦令的简牍及残片。不仅可以使学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