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整理夏承焘、唐圭璋、龙榆生、缪钺、钱仲联、余冠英、林庚、程千帆、任中敏、詹安泰十位诗词研究大家的经典文章;同时,每一论著均由编选者撰写万字精彩导读,介绍该名家的生平、诗词研究历程、贡献、特点等,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读者从中既可学习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深层次地品味诗词之美,也可揣摩诗词创作、鉴赏的方法。
本书针对《诗经》毛传、郑笺和朱熹等人的字、词、章句之误,利用甲骨金文、方言方音、古今名物等古文字、音韵、方言知识,结合出土文献和传世经书互证的方法对《诗经》进行考释,纠正了战国秦汉以来后人对《诗经》的错解和附会。
本项目根据新昌县档案馆、傅斯年图书馆藏的清代民国艺人抄本进行校订整理,共收入调腔剧目72个,既包括《北西厢》《汉宫秋》等古剧、古本,又有与明清文人传奇相类但不见著录或同名异实的清代民间传奇戏(时戏)36个,并附《调腔剧目丛考》《调腔曲牌分类详解》等研究成果。本项目既可为杂剧、南戏研究提供信实材料,又披露了诸多可与绍剧、
清代诗学文献数量庞大、体例繁富,这是远过于之前历代诗学的两个基本特征。民国初即有丁福保编《清诗话》,此后又有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张寅彭选辑《清诗话三编》等。张寅彭教授在此基础上,自2012年起承担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继续编辑《清诗话全编》。编纂者计划分内、外两编,内编以时代为序,收录上自顺治下迄宣统的各种自撰型诗话
《云间雪鸿:上海市松江区博物馆藏近代尺牍诗札》以上海市松江区博物馆馆藏近代信札、诗笺等未刊手稿为基础,编次整理,释文校点。原手札凡十二种,已裱成册页,各有题名,依次为《赫桥雁影》《天际宾鸿》《近代名人诗札墨宝》《近时名人手札墨迹》《戚友函札留真》《声应集》《书信小集》《硕彦鸿文》《近代名贤·松城前辈手迹》
曹雪芹留给后人的《石头记》仅八十回,但带有脂砚斋批语。这部书看似不完整,实际上在前八十回中已交待了八十回后的主要情节和结局,已形成完整的故事。《石头记》与其他作品不同的是:后面的故事内容,作者只馏下一些线索、隐词、批语,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并完成。本书是《石头记》脂砚斋全评本的仿古版,本书订正了原书的舛误,只保留戚序、校勘
《中国现代旧体诗词编年史第一辑(全四卷)》以编年体形式呈现1912至1919年间中国现代旧体诗词的历史面貌。具体涵盖本时期与旧体诗词相关的政治、军事、社会、文化、文学背景,以及置身其间的旧体诗词社团(雅集)与流派、作家与作品、传播与接受等方面的基本历史文献。本期是中国古典诗词向“旧体诗词”转型的历史关键时期,新旧之争风
本书由郭英德、李志远纂笺。两位教授搜集、编纂明清戏曲文献序跋凡四千三百余条,全面呈现明清戏曲序跋的完整面貌。本书尽可能准确地查核版本出处,选择较好的版本作为底本,并加校勘、标点,对与戏曲文献及其序跋撰写、出版、流传相关的时间、人物、事件等相关事项,进行细致的笺证,深入细致地考察作者的生平事迹,并附注相关传记文献名目。本
中国文学由诗三百至《楚辞》,再至两汉辞赋,继而魏晋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戏曲小说,一脉相传,千年不断,滋养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塑造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性格。 成书于乾隆年间的中国古典小说*性巨著《红楼梦》,融会贯通诗三百以来中华文化的精华和神髓,融通俗文艺和典雅文学于一体,诗词歌赋,人文历史,一应俱全,并加以创造性发挥
诗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