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陈星庚、陈积澍父子二人的日记。现存陈星庚日记自1912年起,止于1931年。陈积澍日记起自1917年,止1924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书法价值,为研究近代教育史、外交史提供了参考资料。
钟桂松,浙江桐乡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浙江电视台台长、浙江省新闻出版局局长、茅盾研究会副会长等。钟桂松先生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业余时间长期致力于现代文学研究,尤其是茅盾、丰子恺等浙江现代文化名人研究,成果丰硕,出版了几十本专著,在学界和出版界颇有影响力。《钟桂松文集》共十卷,收录其历年来关于茅盾、丰子恺、沈泽民
本书是近现代著名词学家夏承焘现存日记的汇编,收录了其1916年(十七岁)至1985年(去世前一年)近70年(中间有数年日记佚失)的日记,依据日记原稿重新整理。浙江古籍出版社曾出版《天风阁学词日记》,被著名学者施蛰存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词学文献”,是“日记文学的上乘之作”,在学界有重要影响。但《天风阁学词日记》是删节本
本书为清代宦粤官员、浙江山阴人杜凤治所撰的日记,始于1866年5月,终至1882年lO月,16年未曾间断,是迄今存世最详尽的晚清地方官员日记,连续、详尽、细致、真实地记录了一位州县官各种公务、公私交往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晚清州县司法和行政等方面的实际运作,对同治、光绪年间的广东社会也有全面深入的揭示,在考察清代
本书分为正编、附录两部分。其中正编收录历代黄帝祭文122篇;附录部分包括黄帝专题吟咏作品选15篇、黄帝传记3篇、黄帝世系图表3幅及黄帝研究论文选辑10篇。
本书精选湖北省图书馆所藏的四种清中晚期至民国时期稿本日记影印出版,主要包括了彭瑞毓《彭瑞毓日记》、左绍佐《左笏卿日记》、皮锡瑞《师伏堂日记》和陈曾寿《苍虬阁日记》,日记内容主要涉及该历史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读者可通过这四种日记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社会活动、读书撰述等,同时对于研究当时时代下具体的历史人物
家书是中华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集文学、史学、美学、礼仪、邮政、包装、纸张等文化元素于一体。本集刊所言“民间家书”,是指尚未被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公藏机构收藏,散落在民间的家书,包括名人家书和普通人家书。是书遴选3000余封极具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的家书,厘为三卷十册,分为清代卷两册、民国卷三册和当代卷五册,
尺牍文献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作为档案、日记以外的最大宗史料来源,尺牍保存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信息,有利于我们了解历史发展的细节,梳理历史的发展脉络,为考证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史料来源。善于利用,可以解决不少待发之覆。本书收录上海图书馆藏夏敬观家藏尺牍10册,编为三卷,共计1100页,800余通。夏敬观字剑丞,又字盥人
本书收录赵文郁写于不同时期的日记20册,其中《诗选》(3册)、《文选》(1册)、《髫龄琐记》(2册)、《过眼云烟》(4册)、《二十年略记》(6册)、《曙光集》(3册)、《芸窗杂录》(1册)。赵文郁出生于清朝末期,他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民国初年和日伪统治时期,这些日记是他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和耳闻目睹的社会现实所作。如《
尺牍文献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作为档案、日记以外的最大宗史料来源,尺牍保存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信息,有利于我们了解历史发展的细节,梳理历史的发展脉络,为考证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史料来源。善于利用,可以解决不少待发之覆。本书收录上海图书馆藏夏敬观家藏尺牍22册,编为六卷,共计2200页,1900余通。夏敬观字剑丞,又字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