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东莞历史文献丛书》的第二辑(第一辑已于2017年出版,全套书共47册),收录广东省东莞市1912年以前刊刻的各种文献和著述,尤以民国时期的文献为主,包括各类刻本、稿本以及期刊文献等,其内容涵盖东莞一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本书的出版,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东莞近代人文的发展历程奠定坚实的文献基础。《东莞历史文献
本书包括《周易》十卷、《尚书》二十卷附《古文考》一卷、《毛诗》二十卷、《左传》六十卷、《礼记》六十三卷、《论语》十卷、《孝经》一卷、《孟子》十四卷。在《七经孟子考文补遗》成为刊本的过程中,起点是京大附图本《七经孟子考文》,而宫内厅本《考文补遗》则是各刊本的起点。这两种写本素来深藏库阁,难得一见。
本书为《遵义丛书》的续编,收录辛亥革命之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遵义籍作者之著作及外籍作者与遵义相关之著作,包括刊本、印本、抄本或手稿,共计130余种,分哲学、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数理科学、医药科学、农业科学、交通运输等类。附书目提要,简要介绍作者生平,图书主要内容、特点与文化
本书共计七千九百多卷,36000余册,八亿多字。此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工程,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一次系统、全面的总结,呈现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知识体系。涵盖文、史、哲、理、工、农、医等几乎所有的学科。所据底本中,有很多是珍贵善本,如宋元刻本或旧抄本;还有不少是已失传很久的书籍,在修书时重新发现;也有的是从古书中辑录出来
遵义市历史上记述的文献著作,最早始于西汉时期,二千年来,名人辈出,著作如林,尤以明清时期最为繁盛,至新中国成立前,各类著作不下千种。《遵义丛书》的编纂是迄今为止遵义市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项文化工程,有利于传承遵义市历史文化。本书为《遵义丛书》的续编,收录民国时期出版的、与遵义相关的报纸近8种,包括《赤水民治报》《黔声日报
本丛刊从韩国现存的中国笔记小说中,精选出《新序》《说苑》《酉阳杂俎》《世说新语》《世说新语姓汇韵分》《皇明世说新语》《两山墨谈》七种,裒为一辑,影印出版。这些典籍均为古代韩国本土所刻,底本十分罕见,具有很高的版本价值,能够对中国本土同类文献起到订讹正误、补充增益的作用。此次出版,在影印原书之余,每种典籍之前均有韩国学者
茂名地处国家发展战略区域的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北部湾经济区“三圈交汇”之地,茂名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在新形势下,需要寻找茂名文化之根,挖掘整理茂名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和亮点,树立代表性人物和文化精神,打造茂名特色文化品牌。确立文化自信并将茂名文化宣传出去,已成为茂名新一轮创兴驱动发展亟待解决的方面。出版
本书由施维选编,选编底本是上海图书馆藏的四库全书。本书是正本选刊。上海图书馆藏《四库全书总目》稿本为清乾隆四十六年进呈的初稿,今存24册,123卷,是存世《总目》稿本中数量较大的一批珍贵文献,虽有残缺,但大致经、史、子、集四部俱备,与天津图书馆藏本、国家图书馆藏本等相比时间更早。本书依托于上海图书馆藏四库全书总目稿本,
古籍汇编影印。本书收录南宋魏了翁《九经要义》现存部分,以及《大易集义》《周礼折衷》。《九经要义》现存《周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春秋左传》6种,详于名物、典制,梳理群经注疏之文,削繁举要,汲取汉儒章句训诂、名物典制等内容,并择选前人的义理说解。《大易集义》六十四卷,又名《周易集义》,汇编宋代周敦颐、二程、
《无锡市图书馆藏地方孤本丛书(第二辑)》收录了清代安吉撰《夏时考》、清代薛丙元编《礼社忠义录》、清代杭肇撰《研斋琴谱集录》三部古籍。其中《夏时考》为著名藏书家丁福保先生捐赠,《礼社忠义录》由薛丙元族侄薛欲立捐赠,《研斋琴谱集录》为荣德生先生遗命赠书之一。这些古籍,无论是文献价值还是学术价值都比较高。本册为《研齐琴谱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