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是我社继《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英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后的又一大型文献出版项目。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泰半,其余散出部分大多分藏于甘肃各地博物馆。《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将全部甘肃所藏收录出版。配合我社正在进行的法藏、英藏敦煌藏文文献,将
在近代化之前,西藏是一块笼罩神秘面纱的文化处女地,高耸的雪山,神秘的藏传佛教,悠扬的牦牛铃声,还有那片土地上红脸庞的汉子和女人。近现代的探险家和文化学家纷纷走入青藏高原,探寻这里。意大利学者图齐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用文字和影响记录了考察的方方面面,为我们了解当时的西藏文化和藏传佛教留下了大量珍贵资料。
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大约是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一半,其中很多重要文献分藏于两地。《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自2006年开始出版,至今已经出版19册,大约半数;本书由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和法国国家图书馆合作,包括全部法藏敦煌藏文文献的图版。本书为法藏敦煌藏文文献第23册,收
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大约是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一半,其中很多重要文献分藏于两地。《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自2006年开始出版,至今已经出版21册,大约半数;本书由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和法国国家图书馆合作,包括全部法藏敦煌藏文文献的图版。本书为法藏敦煌藏文文献第22册,收
《中医养生大成第三部》收录历代中医养生文献中有关导引按摩与吐纳行气方面的专门著作36种,内容涉及二十四气导引法、八段锦或十二段锦坐(立)功法、易筋经、五禽戏等。每种著作均依据精良的底本进行校点整理,同时原书配图亦全部予以修复呈现,是中医养生中十分具特色的内容。
《中医养生大成第二部》收录历代中医养生文献中有关食养食治方面的专门著作44种,内容涉及食宜、食禁与解毒,药食两用之物,食养方、食治方等。每种著作均依据精良的底本进行校点整理,同时原书配图亦全部予以修复呈现,是中医养生中十分具特色的内容。
陈寅恪在国学领域的成就早已为学界和社会所公认,而唐代尤为陈先生研究之重点。《唐代政治史略稿(外1种共3册)(精)》是陈寅恪先生唐史研究的代表作之一,在精心考证的基础上,集中探讨了唐代政治演进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具有*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为中国中古史研究中的里程碑*作。
《纺织与服装分典》是《中华大典工业典》九个分典之一,包括纺织和服装两个总部,另附编织、皮革,凡四总部。其中纺织、编织、皮革材料均极零星分散,宋以前多属断简残编,故编纂时,除严格执行《中华大典》和《工业典》有关规定外,对材料的收录以及对某些相关问题的处理也略有调整。
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中华大典编纂委员会编的《中华大典(工业典食品工业分典共2册)(精)》是《中华大典·工业典》九个分典之一,包括食品加工、食品酿造、食品烹饪三个总部。其中食品加工总部包括《茶部》、《盐部》、《糖蜜乳酥酪部》、《油脂部》;食品酿造总部有《麯酒部》、《饮品部》、《酱醋豉部》;而食品烹饪总部则包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是北京大学于2009年初接受捐赠而从海外抢救回归的,共有3300多枚竹简,抄写年代大约在西汉中期。竹书内容全都属于古代典籍,包括近二十种文献,基本涵盖了《汉书o艺文志》所划分的"六略"中的各大门类。这批西汉竹书是继20世纪70年代马王堆帛书、银雀山汉简之后问世的又一座汉代典籍宝库,对于中国上古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