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典》是运用我国历代汉文古籍编纂的一部大型工具书。其目的是马学术界及愿意了解中国古代珍贵文化典籍的人士提供准确详实、便于检索的汉文古籍分类资料。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来纂写和聚集的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我国历代都有编纂类书的优良传统,具有代表性的《永乐大典》等大多已佚失,现存《古今图书集成》编就距今也已数百年
《中华大典》是运用我国历代汉文古籍编纂的一部大型工具书。其目的是为学术界及愿意了解中国古代珍贵文化典籍的人士提供准确详实、便于检索的汉文古籍分类资料。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来纂写和聚集的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我国历代都有编纂类书的优良传统,具有代表性的《永乐大典》等大多已佚失,现存《古今图书集成》编就距今也已数百年
《中华大典》是运用我国历代汉文古籍编纂的一部大型工具书。其目的是为学术界及愿意了解中国古代珍贵文化典籍的人士提供准确详实、便于检索的汉文古籍分类资料。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来纂写和聚集的文化典籍浩如姻海。我国历代都有编纂类书的优良传统,具有代表性的《永乐大典》等大多已佚失,现存《古今图书集成》编就距今也已数百年
1.《册府元龟》是北宋四大部书之一,居四大书之首,为政事历史百科全书性质的史学类书,其内容数倍于其他各书。该书取材以正史为主,类目以人物、事类为中心,不及其余;专收上古至五代的君臣事迹,尤重唐、五代相关文献,因此是研究唐宋历史的基础性文献。 2.宋本《册府元龟》共计1000卷,传承至今的小字本有573卷,大字本仅有8
本书是《历代辑佚文献分类汇刊》的一种,已出版《经学辑佚文献汇编》(2010)和《史学辑佚文献汇编》(2016),《集部辑佚文献汇编》(2018)出版。《子部文献辑佚汇编》在前人的基础上,将明清以至近代学者关于先秦汉魏子部文献的辑佚成果,按照《古佚书辑本目录》重xin汇编,收录了先秦诸子类、儒家类、兵书类、农家类、医家类
本书为《民国文献类编》的续编,分社会卷、政治卷、法律卷、军事卷、经济卷、教育卷、文化艺术卷、历史地理卷、医药卫生卷、科学技术卷共十卷,每类下分若干子类,收录文献约3000种,全1000册,另总目1册。所收文献的时间跨度为1911—1949年,文献类型以图书为主,包括平装、线装,兼收手稿、档案等,有铅印本、石印本、油印本
《朔方文库》收录的宁夏文献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六大类:第一大类,形成于1911年以前的、由宁夏籍历史人物撰写的,或虽非宁夏人撰写,但与宁夏直接有关的各种传世文献,包括宁夏旧地方志、宁夏历史人物著述、汉文西夏史籍等;第二大类,在今宁夏辖境内出土的、1911年以前形成的各种出土文献资料,或出土于宁夏境外,与宁夏直接有关的各种出
沈曾植治学兼综汉、宋,尤深于史学掌故,后专治辽、金、元三史及西北舆地、南洋贸易沿革等。本书选辑沈曾植著作数种,以影印方式原貌呈现,精心编制细目,并请名家撰写导读,便于读者研读。本次所收著作包括《海日楼札记》《西江诗派韩饶》《曼陀罗寱词》《岛夷志略广证》《寐叟乙卯稿》《寐叟题跋》《海日楼诗》《海日楼诗补编》《蒙古源流笺证
本书为《中国古籍珍本丛刊》中一种——暨南大学图书馆卷,收录暨南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珍本80种左右,内容涵盖经史子集丛各部。全书严格按照馆藏数不超过3家遴选选目,所收古籍或流传稀少、或抄刻较早、或为名家批校,均具有版本、艺术和学术价值,其中《龙门书院读书笔记》《南朝评咏》等都是孤本,这批文献集中体现了暨南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