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疆旧方志增编》第二辑,全部为山东沿海地区地方志十七种,时间跨度为清代乾隆朝至民国时期,成书五十册。
本书收录了民国时期地方概况资料60余种,涉及40余个省、市、县和地区。文献类别有概况、指南、调查报告、考察记、地志等。民国时期的“地方概况”是一类综合性的地方文献,其内容涉及民国时期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生等诸多方面。此次结集影印续编,又一次为研究民国时期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本书收录的民国地方概况
本书選编了一九一二年到一九四九年上海地区出版的具有研究意义和史料价值的艺术类文献资料。所收文献均为中文出版物。包含的艺术种类十分丰富,内容涉及了艺术理论、艺术教育、中外戏剧、美术、摄影、音乐等众多艺术领域。
〔民国〕龙游县志四十卷,余绍宋纂。编成于民国十四年(1925),分正志二十三卷,为通纪一纪,地理、氏族、建置、食货、艺文五考,都图、职官、选举三表,人物、列女各有二传、别录,宦绩、列女、节妇各三略;附志十七卷,为丛载一,掌故八,文徵八;首有《叙例》一卷,末有《前志源流及修志始末》一卷。《重刊民国龙游县志(2函套装共16
此次出版的《中国海疆旧方志(增编)》在原书的基础上增补:辽宁6种、直隶-天津10种、山东31种、江苏约34种、浙江约60种、福建约12种、广东约26种、广西约5种、海南约15种、港台若干,合计约200余种,其中辽宁、直隶、山东、江苏涵盖了渤海、黄海;浙江、福建主要面向东海;广东、广西、海南活动范围多在南海。预计将上述旧
本书是一部图册,展示了四川省阿坝州14个国家综合档案馆的部分精品藏品图片,共分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书画、照片、印章、古籍、报刊、历史文献、票证、文物等类。作者历时数年对州内各档案馆的藏品进行系统清理,并将具有代表性和重要价值的集结成本书进行集中展示,其中有些文物、文献是抢先发售发现并向外界展示,如明朝洪武年间的皇家驿符
《台湾府志》为清代中央政府在台湾设府后由台湾地方官主持修撰的地方志。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清政府收复台湾,次年设台湾府与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隶属福建省,在台澎分别驻军,设官治理、筑城戍守,宝岛台湾得以统一于清朝中央政府之下。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与建设,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对河南古本方志(主要指元、明、清及民国时期河南地方志)进行系统整理和挖掘,实现对地方志这一中华民族历史文献载体的保护和传播,使其在新时代服务于学术研究和大众文化需求。此卷为省志卷。
本书收录了《沿河县党部关于收取党证费实施办法的训令(1931-08-22)》《中国国民党贵州省第九区党务特派员办事处关于抄发教育会法实施细则的训令(1932-03-00)》等档案资料。
《清宫扬州御档续编》一书收录了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有关扬州的奏折和舆图,共计1600多件,按照年代顺序编排。每一件档案均新拟题名,在总目中则均著录档案日期。与《清宫扬州御档》相比较,一是地域上涵盖了扬州、江都、仪征、广陵、甘泉、宝应和高邮等地;二是朝代上包括顺治至宣统所有朝代,其中雍正朝奏折超过百件;三是版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