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东汉到民国间碑志九百余种,皆为近年新出土或以前出土未曾著录的墓志,极具文史及书法价值。每种墓志从墓志名称、首题、墓志尺寸、志盖文字及尺寸、卒葬年月及撰书镌者、出土时地等六个方面为读者提供精确的描述,使这些碑志文献真正起到“校史书之谬误、补典籍之缺失”的作用。
为了全面、系统地报道发掘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门成立了报告撰写小组,成员有王巍、王学荣、何毓灵、印群、牛世山、岳占伟、唐锦琼、李志鹏。以王学荣为主草拟了报告的大纲,撰写组多次召开会议,细化大纲和讨论编写体例,协调相关工作,推进工作进度等。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之初,小组成员们低估了工作难度。随着工作的开展,大家均
《淅川下王岗:2008~2010年考古发掘报告(全三册)》是一部全面系统公布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2008年至2010年发掘成果的考古报告。下王岗遗址这一阶段发掘面积为3002平方米,发现了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西周等不同时期丰富的考古学文化遗存。西周时期遗存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研究早期楚文化考古学材料方
本书由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和英国国家图书馆合作,出版包括全部英藏敦煌藏文文献的图版。此前已经出版10册。此次出版为英藏藏文文献之第11册。包括卷五十二到卷五十六,图版近600张,包括众多有价值的藏文文献在内。每张图版均由西北民族大学海外文献研究所专家定名,书前加之有中文、藏文对照目录,能使利用者快速检索到有用之
普乐寺建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占地面积21177m2。整座寺庙具有典型的汉藏结合式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普乐寺文物保护工程共涉及古建筑保护修缮、安防、消防、防雷、石质文物科技保护、虫蛀佛像保护、阁城琉璃塔塔刹补配、面叶补配等8项单体工程,总投资约3500万元。该系列工程自2012年4月实施以来,遴
本书为清道光十年(1830年)张崇懿所编《钱志新编》和其手稿之合集。前四册为手稿,有文无图,后四册为木刻本,图文并茂。前四册为吉林图书馆馆藏孤本,后四册内容曾收入《续修四库全书》,图文丰富。两相对照,有研究价值。
《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是我社继《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英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后的又一大型文献出版项目。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泰半,其余散出部分大多分藏于甘肃各地博物馆。《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将全部甘肃所藏收录出版。配合我社正在进行的法藏、英藏敦煌藏文文献,将
岳麓书院藏秦简(陆),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简帛文献研究中心和湖南大学中国简帛书法研究中心主任陈松长主编。是书为岳麓书院所收藏秦简的第六个分卷。本卷主要收录有关秦代法律类简牍274枚,根据内容及简的形制不同共分为五组。分红外编连图版、红外正背单简和彩色图版及附录等内容。本卷是继《岳麓书院藏秦简》(肆)(
敦煌文献上起东汉,下至元代,是研究各个朝代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本书稿为影印繁体,以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敦煌文献为资料来源。本书收录的文献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民族、历史、艺术、语言、文学、音乐、舞蹈、社会、建筑、科技及中西交通等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套书的出版旨在使大批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献通过出版的形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被称为盛世的王朝,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是汉民族开始得名并成为中华民族主体的时期。出生于今江苏徐州的开国皇帝刘邦建立西汉时,为稳定地方统治,实行的是郡国并行的政体制度,汉初许多刘姓子弟被立为诸侯王。而在今江苏地域所封诸侯国较其他地区显得尤为重要,数量也更多。自1949年以来,经江苏各地文物工作者的不懈努力